安全培训是一个大话题,对安全培训要想有一个具体的、完整的、体系化的认识,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唤醒安全意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一个教学内容我们要求教师逢课必讲,这个内容就是开课第一节,必定要讲“培训跟不上,人人是隐患。隐患不处理,偶然变必然。必然必发生,一切必归零”这一课题。这个教学课题强调的就是安全意识。
唤醒安全意识,毫无疑问是实现本质安全的第一步,同时又是最为重要的一步,而解决安全意识问题的最常用、最有效、最直接、最经济的途径就是安全培训,经常地、反复地、科学地、精确地安全培训。
二、强化安全责任感。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安全责任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安全能力。而谈到安全责任,往往容易流入口号式的宣传。怎样才能让从业人员拥有强烈的安全责任感,并因此使安全行为成为自觉实现的习惯呢?很明显,单靠制定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实现不了的,靠各种形式的承诺更是不靠谱。
要有效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感不能简单只靠制定制度、严格考核来解决,而应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才能真正实现。
三、树立安全理念。信念是意志行为的基础,是个体动机目标与其整体长远目标相互的统一。没有信念,人们就不会有意志,更不会有积极主动性的行为。信念是一种心理动能,其行为上的作用在于通过士气激发人们潜在的精力、体力、智力和其他各种能力,以实现与基本需求、欲望、信仰相应的行为志向。简单地说,树立理念是统一个体目标与整体长远目标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为实现一个长远的、稳定的、统一的安全体系,安全培训自然应当把树立安全理念作为主体功能之一。
四、形成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为了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是保护职工身心健康、尊重职工生命、实现职工价值的文化,是得到每个单位、职工自觉接受、认同并自觉遵守的共同安全价值观。安全文化体现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及采取的行为方式。安全文化就是从文化的层面上研究安全规律,加强安全管理,营造深厚的安全氛围,强化人们的安全价值观,达到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与灾害,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从国家层面讲,安全文化事关以人为本的从政理念、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单位来说,安全文化事关经济效益的提高与单位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从从业人员来说,安全文化事关生命。
安全文化的建设,需要全员参与,需要长期反复对思想、态度、责任、法制、价值观等要素进行阐释和宣传教育,而安全培训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系统的安全培训,不仅可以传播安全文化,还可以保证认真实践安全文化,从根本上实现本质安全。
(作者系市安平安全事务有限公司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