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 社情民意 上一版3  4下一版
白墙村的致富路
省人社厅调研组莅焦 调研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 组织视察食品安全工作
矛盾纠纷“家”里解决
北京大学师生到云台山景区交流研学
朋友圈转发广告须谨慎
图片新闻
贫困村民患病 爱心市民雪中送炭
修武县人口计生委慰问女教师
冯营街道党工委微信平台开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9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墙村的致富路
本报记者 原文钊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9月9日清晨,孟州市赵和镇白墙村蔬菜种植合作社的丝瓜大棚里,社员们有的将成熟的丝瓜从藤上剪下,有的将丝瓜装箱,现场一片繁忙。“要不是郭书记眼界开阔,俺村人也不会这么快就走上致富路。”看着丰收的丝瓜,一位社员高兴地说。

  社员说的郭书记,就是白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志平,同时他也是这个蔬菜种植合作社的理事长。

  白墙村曾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搬迁村,村里没什么支柱产业,乡亲们大多靠种地和外出打工为生。如何让村民能在土地上获得更多的收益呢?村里耕地距离水库较近,水资源丰富,这是白墙村的优势,2010年,郭志平决定种植大棚蔬菜带领村民致富,并在村里成立了蔬菜种植合作社。

  大棚在哪建?前期投入从哪来?销路咋保证?合作社成立之初,问题接踵而至,许多充满热情的村民打起了退堂鼓。

  为了重新树立村民的信心,郭志平专门组织村里的两委干部、党员代表到周边大棚蔬菜种植产业发展较好的先进村、山东寿光市等地参观学习,让大家重新燃起了种植大棚蔬菜致富的热情。

  “但刚开始土地流转的阻力却很大,有的村民不愿把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有的村民开出的价位过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挨家挨户给群众做工作、讲道理,最终以每亩地每年1150元的价格将大棚建设用地全部流转了过来。”郭志平说。

  土地的问题解决了,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郭志平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积极协调下,以合作社名义从银行争取到了100余万元的贷款,建设了第一批11个蔬菜大棚,并由社员经营。

  第二年春节过后,郭志平根据当地水资源丰富而丝瓜又喜水的特点,从山东寿光市引进了一批丝瓜苗开始试种,并邀请农业专家对种植过程全程指导。合作社成立之初就确定了统一选苗、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等生产规范,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只要蔬菜的品质好,我们就能赢得市场。”郭志平自信地说。

  “目前,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已经日趋成熟,村民每年春节过后把丝瓜苗栽上,等4月中旬成熟以后,可以一直卖到11月份,而且每天都有各地客商上门收菜,一年收入五六万元不成问题。”如今,在郭志平的带领下,白墙村蔬菜种植合作社的蔬菜大棚已发展到38个,社员35户,越来越多的白墙村人走上了致富路。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