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三秋在即,示范区立足“早”字抓关键,未雨绸缪抓备战,疏堵结合抓禁烧。
抓关键。示范区一是加强病虫害防治。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在秋作物收获前密切关注病虫害发生情况,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的动态,积极开展防治。二是适时晚收。玉米从苞叶发黄到籽粒乳线消失的10天内,每推迟一天收获,每亩能增产5~6公斤。帮助农民正确掌握玉米收获期,尽量延长灌浆时间,增加粒重,充分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三是防止霉变。根据当前气候特点,秋季容易出现连续阴雨天气,不利于粮食收割保存。玉米等秋作物一旦收获时机成熟,要抓紧收获,坚持边收边打,通风晾晒,防止霉变,确保颗粒归仓。
抓备战。示范区积极组织好农机作业。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以玉米机收与秸秆机械化还田、小麦机播机耕作业为重点,通过落实扶持政策,强化农机手培训,推广农机新技术,提高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三秋生产机械化水平,为粮食持续丰产丰收提供坚实的物资装备支撑和技术支持。今年,玉米机收率要保持在92%以上,小麦机播率要保持在97%以上,全面提升农机化水平。同时,全力以赴抓好麦播各项工作,积极推广小麦良种,通过测土配方因需施肥,确定合理的施肥配方,大力推广增施有机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投入。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认真落实药剂拌种、种子包衣、土壤处理等关键措施,为小麦健康生长打好基础。
抓秸秆禁烧。示范区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把秸秆禁烧作为三秋期间的重点工作来抓,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严管重罚、全面禁烧,落实责任、严防死守,坚决杜绝焚烧秸秆现象的发生。一是营造禁烧舆论氛围。要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张贴通告、印发宣传单、刷写标语、悬挂横幅、巡回宣传等多种形式,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了解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重要意义,理解和支持各种禁烧措施。二是加大禁烧工作力度。要严格落实责任制,实行网格化管理,把每一个地块分解到人,将督导组、巡逻队、包村干部等名单进行公布,对出问题地块直接问责。把秸秆禁烧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层层签订责任书,切实增强各级干部抓禁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是搞好秸秆综合利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是实现全面禁烧的关键和治本之策,要提倡饲养大户青贮,各乡镇(街道)要因地制宜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