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投资60余万元整修了辖区破损的主干道。如今走在该街道社区,文化长廊、街心游园令人心旷神怡,犹如行走在园林之中。
平安之家。该街道投资20余万元建设覆盖整个辖区的治安监控网络,从主干道到背街小巷、从办公机关到居民楼院、从车站游园到健身场所,均安装了监控设备,同时整合巡防力量,实行全天24小时值班巡逻。
健康之家。本着“企地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该街道投资60余万元对武钢焦作矿原职工俱乐部进行改造,建成社区剧场和社区健身中心,并建成1个健身休闲广场、2个室外篮球场。
文明之家。该街道投资建成多媒体报告厅,经常举办社区常见病预防、青少年心理健康等专题讲座,同时开展科普知识教育,建成法制、计生、科普宣传街以及社区文化长廊,还成立了环卫所,组建了保洁队伍,确保居民楼院和街道全天整洁。
文化之家。走进该街道2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只见行政办公区不到三分之一,其余全部被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志愿者服务站、老年图书室、活动室、广播站所占。该街道以“倡导廉洁风尚,构建和谐社区”为主题,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
时时呼唤时时爱
近日,记者在该街道采访,看到每一个上街买菜、散步的老年人手里都拿着一个“高大上”的呼叫器。
王凤英老人告诉记者:“只需按一下这个红色按钮,街道值班人员可以直接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街道巡逻人员可以很快来到你身边。”
2009年起,该街道投资20余万元建设了街道紧急救助呼叫平台,并向该街道7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发放了呼叫器。为了让更多需要救助的居民享受到呼叫器带来的便利,该街道又将呼叫器的免费发放范围扩大到辖区的高龄孕妇、残疾人等。如今,该街道又投资30余万元,对街道紧急救助呼叫平台进行了升级改造,并推出新的呼叫器。
该街道定期召开社区党政联席会,邀请社区廉政勤政监督员、企业和居民代表就和谐社区建设的主要工作进行讨论,形成了思想工作联做、社区治安联防、基础设施联建、公益事业联办、文化生活联动的和谐社区服务机制,和谐社区建设的群众满意率超过98%。
健全服务阵地,突出一站式服务。该街道将社区涉及民生的综治信访、城建城管、经济服务、劳动保障、民政残联、计划生育等8部门的19个项目纳入管理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同时建立了“三定六有”工作机制(定人、定岗、定责,有人牵头、有人办事、有人监督、有制度保障、有台账备案、有结果反馈),目前已接待群众3000余人次,群众满意率在98%以上。
创新服务理念,突出改善民生。该街道开展敬老爱老活动,所有工作人员与辖区老年人结成对子,为老年人提供各类上门服务;对辖区低保户、特困户等实施“输血工程”,为下岗人员、困难家庭定期发放米、面、衣物等救助物资;实施“造血工程”,争取公益性岗位26个,为辖区居民介绍工作岗位160余个;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参保率100%;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工作,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据调查,武钢社区群众安全感始终在99%以上,上访率为零,治安案件为零。
事事帮办事事顺
“大娘,您的眼睛好些了吗?家里有什么困难吗?”记者见到该街道社区诉求中心工作人员李富昌时,他正在居民宋兰英老人家进行“家访”。74岁的宋兰英老人与40多岁的儿子相依为命。老人的儿子10年前患了肾病,换了一个肾,无法工作。最近一段时间,老人做了白内障手术,生活不太方便。被称为老人的好“拐杖”的李富昌自然成了她的“拐杖”。
在该街道,每一名干部为群众办实事的故事都有很多。
如今,该街道干部都在利用业余时间钻研家用电器维修等知识,以方便服务街道老人。谁家屋檐下有马蜂窝,谁家的电视坏了,甚至谁家的狗丢了,只要一个电话,该街道干部都会立即来帮助。
目前,该街道生活服务圈实现了5分钟就能让居民享受到各种生活服务;政务服务圈实现了8个部门19项服务,网格化管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党建服务圈努力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功能强、服务内容多、服务形式多的基层党组织;文体服务圈继续实施“四个一”工程,每年举办一次社区文化节,每月举办一次公益性文体活动,每月举办一次科普知识讲座,每周播放一次公益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