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指南》明确规定,60%的百姓认为是黑臭水体的就应列入整治名单,至少90%的百姓满意才能认定达到整治目标。此外,住建部还将会同环保部等部门建立全国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定期发布信息,接受公众举报。
黑臭水体治理质量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一纸责任书“看起来很美”,但不能敦促所有人如约履行责任。因此,住建部发布的《指南》真正实现了“治理黑水沟,百姓说了算”,值得我们为之点赞。
实际上,“百姓说了算”也是住建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践行民本理念的生动体现。今年5月25日,习近平到浙江舟山考察调研,在同定海区新建社区村民座谈时,群众纷纷为村干部带领大家致富点赞。习近平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百姓说了算。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满意度是反映干部德、能、勤、绩、廉的一面镜子,是检验一切工作具体成效的试金石。不管是治理黑水沟,还是其他工作,都应该加大群众评价的比重,凸显群众评价的导向。只有以群众利益、百姓评判作为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的标准,多一些“百姓说了算”,真正做到百姓享有、百姓检验、百姓监督、百姓评判,我们的经济社会才能实现健康发展。
多一些“百姓说了算”,要求各级干部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为民、爱民当作第一追求。身为党员干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必须按照群众的意愿,充分尊重群众的选择,关注群众最需要什么、最迫切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切实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
多一些“百姓说了算”,要求各级干部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和评价,防止以领导评价和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现实中,领导看干部,跟群众看干部不一定一样,干部自我感觉与群众评价也会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看干部,就看他干没干事,事情干得怎么样。为此,一切工作都应该把群众的期盼和愿望作为根本取向,把群众的评价作为工作决策的依据,真正为人民执好政、用好权。
多一些“百姓说了算”,要求各级干部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刀下见菜”,干一件成一件,让一桩桩实事成为连接党委、政府和群众的桥梁与纽带,让群众实实在在得实惠。在具体工作中,各级干部应当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循序渐进,不提过高口号,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真正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各级干部都应当牢记“干部好不好,百姓说了算”的朴素道理,并以此为标准,行得端,坐得正,一心为公,一心为民,把群众的万千忧乐挂在心头,当一个值得群众信赖、受到群众拥护的好干部。
期待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与评价,请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发给我们,本报将择优刊发读者来论,共同碰撞思想的火花。来稿信箱:jzrbs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