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自从把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写进了《孟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孟州市迎着电商快乐奔跑的脚步就再没停止过——4月21日,该市与阿里集团签订农村淘宝项目合作协议;6月18日,该市电商产业园和首批25个村淘服务站同时开业;8月16日,该市第二批37个村淘服务站集中开业;8月29日至30日,全国农村淘宝第二届“赶集惠”在该市盛大亮相……这是孟州市“导演”全民拥抱电子商务新时代这出戏结出的硕果。
聊电商,孟州市南庄镇桑坡村的群众最有发言权。
“早在3年前,村里就有人开始‘触网’,把自己生产的雪地靴、汽车座套和羊剪绒制品拿到网上卖。到2014年时,俺村通过淘宝、天猫等平台进行网上交易的商家达到了170家,年交易额突破了2亿元,被阿里集团认定为河南省淘宝第一村。”桑坡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卢风海自豪地说。
“桑坡模式”让孟州市委、市政府看到了电商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撑。于是,该市出台了电商发展扶持政策,成立了电商建设指挥部,每周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为加强与阿里巴巴集团的交流与合作,该市还成立了电商办公室,实现了与阿里团队的无缝对接。同时,一方面要求11个乡镇街道和涉及的25个局委成立电商工作组,做好“农村淘宝”合伙人的选拔工作;另一方面发动群众,迅速进行村淘店选址。
尽管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在电商起步阶段,孟州市还是有很多干部和群众对此不解。为了让大家在认识上“脱盲”、思想上“触网”、行动上参与电商发展,该市通过不同规格、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工作会议逐级向下渗透。同时,开办农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大学生村官、党员代表农村淘宝宣讲课堂,为农村淘宝的落地、生根、结果营造土壤。
人才是制约县域电商发展的最大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该市出台了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两年行动计划,计划用两年时间在全市开展电商普及培训6万人次,培训电商专业人才5000余人。
在平台建设上,孟州市规划了“一区多园”的电商产业区。其中,一园位于孟州市区东部,占地100亩,重点发展以阿里为龙头的内贸电子商务,现已建成投运;二园位于德众物流保税中心附近,占地700亩,重点发展跨境电商,现正在建设中;三园位于一园对面,占地150亩,为电商配套功能园,现正在规划建设;四园位于南庄镇,现正在规划建设中。
物流是解决农村淘宝配送问题的关键,该市一方面协助阿里菜鸟物流开展工作,一方面扶持发展本地物流业。同时,关乎孟州物流大发展的“物联网”计划也正在酝酿实施中。
孟州市电商办相关负责人从机制建立、宣传发动、人才孵化、平台建设、物流配送等方面,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该市电商产业一路走来的历程。
他说:“孟州不仅创造农村淘宝项目建设史上合伙人报名人数全国第一、参加合伙人考试人数全国第一、开业当天销量全国第一的成绩,而且‘美佳绿’怀糯玉米在阿里聚划算网售,总销售单数位居全国首批12个入选县市首位;大定街道东韩村村淘店开业一周销售额突破30万元,被淘宝网评为全国第四土豪村;河阳街道长店村村淘店通过淘宝网成功销售一辆别克轿车,成为淘宝网当月全省销售王;全国农村淘宝第二届“赶集惠”上,单日销售额居河南省农村淘宝县市第一……”
除了农村淘宝,电商在孟州市其他领域表现得也很红火。目前,该市各类电子商务企业已发展到450余家,电商交易额达30亿元。在该市电商产业园,已入驻市外电商企业32家,孟州本土电商企业64家,摄影机构2家,跨境电商企业4家、TP企业12家、平台企业6家、代培训孵化企业7家、快递物流企业37家,从业人员1000余人。
“我市已确立了‘互联网+城乡一体化’‘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跨境’‘互联网+城市’战略,正在加速县域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孟州市委书记李英杰胸有成竹地说,下一步,一是继续扩大农村淘宝覆盖面,到明年实现全市274个行政村全覆盖;二是依托阿里集团阿里研究院、淘宝大学等培训机构,全面强化电商业务培训;三是建立村淘服务站上行渠道,把各种农副产品通过网络外销,促进农业转型、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