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开个证明,找村干部、会计,不跑两三趟肯定找不到人。现在村委会办公用房盖好了,村干部一找一个准,办事方便多了。”日前,一位去武陟县乔庙乡杨村村委会办事的村民说。
杨村位于乔庙乡中部,由于经济条件落后,村两委会多年无办公场所,很多工作都是村干部挨家挨户进行,村民想找村干部办事也得挨家挨户找。村民形容村干部“神龙见首不见尾”,村干部也自嘲是“游击大队先锋队员”。
武陟县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在全县实施“六大工程”建设后,村干部意识到工作之所以无从下手,主要原因在于没有阵地,没有固定场所办公,导致很多工作停滞不前,群众有怨言。
“我用三年的工资来盖村委会办公场所,让村委会摆脱没地方办公的困局,也希望上级单位给予帮助,使杨村摆脱办公场所的尴尬局面。”今年年初,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进步向村民作出庄严承诺。
在他的带动下,该村两委会干部认为这是一次干实事、改变本村面貌的大好机遇,大家情绪高涨,纷纷出钱、出力、想办法。 同时,县财政专项资金、乡配套资金也给予了大力扶持。
8月15日,新建的杨村村委会办公用房竣工并投入使用,结束了该村两委会无办公场所的尴尬局面。
“我们终于结束了打‘游击战’的办公历史,村两委有了指挥部。今后要利用好这个阵地,为群众搞好服务,多办好事、实事。”杨进步动情地说。 王 岩 成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