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怎么能把这种‘黑心棉’卖给学生?难道你家小孩不上学吗?你会让他盖这样的被子吗?”9月10日9时40分,在河南理工大学南门口西侧一家售卖被褥等生活用品的摊位前,市质监局纤检所副所长谢卫东撕开一条被子,看到里面的黑红色纤维后气愤地说。
为了保证大学新生床上用品和军训服装等纤维用品质量安全,今年9月份以来,市质监局纤检所检验人员对辖区市场上销售的床上用品和军训服装进行了监督检查。
当天,是河南理工大学新生报到的第一天,市质监局纤检所检验人员一大早就来到该校,分别在该校新生卧具发放处和新生军训服装发放点进行了检查。据了解,该所已经对进入该校发放的军训服和床上配套用品进行了抽样检查,当天检验人员重点检查这些商品有无合格证明、标识标注是否符合要求、现场供应的货物与委托检验的样品面料及外观是否一致等情况。随后,检验人员又到校外检查商贩售卖的被子、枕头、床垫等纤维用品的填充物是否符合要求,杜绝“黑心棉”进入校内。
当在一家摊位前检查时,谢卫东先用手在该摊位售卖的被子上揉一下,再捏一把,而后隔着被子扯一下,发觉这条被子的手感不对,就撕开口子检查。谁知,这条被子刚被撕开一个小口,就露出了黑红色的纤维,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谢卫东的举动顿时引来了许多学生及家长的围观。
“我们这个又不是‘黑心棉’为什么也不能买?”另外一个商贩拿着一条刚检查过的被子问。
“你仔细看看这是什么。你这个是再生棉,是用棉纺厂的下脚料、棉布头、回收的旧衣服等经漂白、开松后制成的,所以这里面有许多线头等杂质,纤维短、没弹性、没光泽。”谢卫东揪出一把被褥内的填充物对这个商贩说,“并不是黑色的棉花才是‘黑心棉’,白色的棉花一样也可能是。”
“你这一条被子卖多少钱?”谢卫东问商贩。
“60元。”商贩答。
“60元一条的棉花被子里能是棉花吗?各位家长也可以自己算算账,现在市场上的棉花十几元一公斤,一条被子至少也需要2.5公斤棉花,加上加工费、成本至少需要80元,60元能买到棉花被子吗?”谢卫东给周围的学生及家长算了一笔账。
据介绍,截至目前,市质监局纤检所共检查高校内纤维制品供应商10个批次,校外商贩54家,没收不合格床上用品15件。
“我们每年都会开展‘阳光纤维’进校园活动,一方面严厉打击‘黑心棉’贩卖活动,另一方面向大学生、家长等普及‘黑心棉’辨别常识,让‘黑心棉’无处藏身,让学生放心、家长安心。”市质监局纤检所所长刘建朝说。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本报通讯员 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