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智
秋收将至,一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攻坚战即将在我市打响。
年年抓禁烧,今年大不同,形势逼人,任务艰巨。
从全国看,保护大气环境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前些天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治理大气污染已经上升到维护国家形象、民族尊严的高度。
从全省看,省政府早在8月中旬就召开了全省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秋季禁烧工作进行部署。尤其是我省被列入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协作区后,省政府对禁烧工作要求更细、标准更高、处罚更严,多次进行责任追究。
从全市看,市委、市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措施保护大气环境。9月1日,我市启动“实施最高一级应急减排措施环保督查零点行动”。市委书记孙立坤高度重视秋季秸秆禁烧工作,最近在县市区调研时多次强调粮食生产和大气污染无小事,必须从严抓好。市委副书记、市长谢玉安多次在会上部署环保工作,对秸秆禁烧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严格的要求。今年年初以来,国家环保部和省里多次派人来我市督导检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来审视我市三秋秸秆禁烧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制定有效应对之策,真正做到“抓好三秋生产、留住白云蓝天”。
我市是全省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一面旗帜,特别是今年夏季秸秆禁烧工作更是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久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对我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进行专题报道。这是对我市秸秆禁烧工作的充分肯定。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秸秆禁烧工作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今年夏季,我市一些地方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秸秆焚烧现象,共发生火情13起。秋季,秸秆生产量更大,收种管理时间更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难度也更大,任务也更艰巨。当前,大面积的秋作物收获即将开始,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我市环境压力依然严峻的现实,严格按照《焦作市秋季秸秆禁烧工作方案》《焦作市秋季秸秆禁烧督查工作方案》要求,未雨绸缪、及早安排,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务必打赢秋季秸秆禁烧攻坚战。
如何从严抓禁烧,留住蓝天白云,打赢秋季秸秆禁烧这场攻坚战?
持续保持高压态势,营造浓厚禁烧氛围,是我市多年来抓禁烧的重要法宝。今年三秋,除了在新闻媒体开设禁烧专栏,宣传报道禁烧工作的意义、主要做法、正反两方面典型事例外,各地还要集中时间张贴标语,悬挂条幅,印发通告,发放公开信,出动禁烧流动宣传车,深入、细致、扎实地开展禁烧宣传教育,形成立体交叉的禁烧宣传网络,让禁烧工作深入人心,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市委、市政府抓秸秆禁烧的坚定决心,充分认识秸秆禁烧的重要意义,从而取得群众的支持和配合,真正把秸秆禁烧变成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从近年我市秋季秸秆禁烧的情况看,最大隐患是玉米苞叶和边角地的秸秆。要消除秸秆焚烧隐患,就要大力推广剥皮摘穗玉米收割机等新型机械,实现玉米光穗进村,减轻禁烧压力。同时,要把清理玉米苞叶及地头、路边、沟渠堆放的秸秆作为重点,集中人力和车辆,逐村庄、逐地块、逐路段、逐沟渠进行清理,统一运到垃圾场或闲置废弃大坑进行处理,彻底消除焚烧隐患。要鼓励秸秆销售经纪人,采用“公司+农户”模式,有序开展秸秆收购,推进秸秆联合收获、捡拾打捆、贮存运输全程机械化,实现粮食与秸秆分类收获、分别处理,做到收割一块、清理一块、种植一块。
杜绝秸秆焚烧现象的根本途径还在于综合利用。因此,如果说禁烧是治标之举,综合利用则是治本之策。抓好秸秆禁烧,必须疏堵结合,在“五个利用”上下功夫:一是肥料化利用,引导联合收割机手和农户,加装秸秆粉碎设备,采用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做到还田和深耕配套实施,结合推广秸秆腐熟剂,确保还田质量和整地效果;二是饲料化利用,重点推广秸秆饲料加工调制、全株玉米青贮、秸草搭配饲喂等养畜先进实用技术;三是能源化利用,按照循环经济理念,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广秸秆能源清洁工程,重点推广“秸秆—家畜饲养—沼气—农户生活”模式,鼓励粮食主产区发展秸秆生态循环农业,充分利用好秸秆资源;四是基料化利用,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推广孟州市三联种植合作社的工厂化生产模式,培育食用菌知名品牌;五是原料化利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秸秆纤维原料加工技术,特别对秸秆人造板、木塑产业、秸秆清洁造纸企业给予重点扶持。
据悉,三秋期间,我市将组成七个督查组,全天候、全方位、分区域对各县市区秸秆禁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巡查暗访。各地也要抽调人员成立秸秆禁烧督查组、巡逻队,深入田间,深入农户,坚守一线,严格按照禁烧秸秆承诺责任书,落实相关人员责任,以地定人、以火查人,严防死守、严厉处罚,保证秸秆禁烧工作全覆盖。对焚烧行为的查处,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切实做到督查到位、处罚到位。
三秋生产的大幕即将拉开,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各地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有全市人民的参与支持,留住蓝天白云、打赢秸秆禁烧攻坚战的目标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