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是不同的,否则,大千世界也就不会如此精彩丰富。有人活泼外向,有人不善表达,言语木讷。纵观古今,影响深远,性格内向,言语木讷者比比皆是,其中尤以沈从文最为突出。
作为文人、大作家的沈从文,一身著作等身,是现代文学史上出版作品最多的作家,一生出版了80多部作品,而且精品不少。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一个作家,在一些方面却并不突出,或者甚至可以说有些“笨拙”,性格木讷便是其中之一。
据凌宇写的《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第二版)记载,1928年8月,由于大诗人徐志摩的推荐,沈从文从外地来到上海,在上海中国公学当讲师。那时,该校的校长乃是文化知识分子胡适。然而,沈从文以前没有当过教师,没想到,这第一次当讲师,沈从文便出尽了洋相,给学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回,大家都知道了,写文章很厉害的沈从文原来是这么木讷的一个人。那天,当他第一次走向上海中国公学的讲台时,第一节课,面对台下众多的学生,沈从文一时紧张得无所适从,不知所措,本已准备好的话语,一句都想不起来。一时,大脑一片空白,在黑板下,沈从文默默地站了足足有十分钟,没有说一个字,不是他不想说,而是他不知道说什么。他当时实在是太紧张了,以至于什么都记不得。后来,沈从文终于说话了。这时,沈从文才发现教书并不是自己的强项,本来预计要讲满一个小时的讲课,沈从文三下五除二,只用十多分钟就将课上完了。沈从文尴尬极了,脸上都有了汗珠,他觉得很不好意思,于是便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一句话: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沈从文做人何其真诚,多么实在。质朴,真挚。
虽然沈从文教书是如此一番光景,木讷非同寻常,但这一性格一点都没有影响到他的创作,更没有损坏他在世人眼中的形象。毕竟,他用作品说明了一切。难怪人们都说,人无完人,谁都有缺点与弱点,只要有足够的优点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