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沈从文的木讷
花草精灵
月亮的旅途
说说历史上的那些“车”
父亲的“月饼人生”
雅雨之城
青春的阵痛
异国中秋情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9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异国中秋情

作者:□林 岩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又到了中国人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亚洲许多国家同中国一样,也有过中秋节的习俗,只不过在名称、内容、形式上稍有不同,而有一点是绝对相同的,那就是都与美丽的月亮有关。

  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盛世,一些来自东瀛的文化使者漂洋过海,被大唐百姓欢度中秋节的喜庆氛围所感染,不久,中秋文化被传入东瀛列岛。中秋节习俗传到日本后,被更名为“月圆节”。“月圆节”分别属于农历的八月十五和九月十三。人们在这两个日子里,穿上节日盛装,成群结队抬着神龛到寺庙进香。大人们哼唱着日本小调,小孩子则在田野里采摘象征吉祥幸福的花草,装饰到自家的木屋门楣上。夜晚,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桌子上摆放瓜果、江米团子,拜过月神后大家分食。

  与中国一江之隔的朝鲜半岛,人们把这一天叫“秋夕节”。“秋夕节”一大早,人们用最新收割的稻米制成米酒祭奠祖先,然后举家去陵园为先人扫墓。人们在“秋夕节”吃的主要食物是用豆沙、枣泥和米粉制作的松饼,蒸熟后在夜晚一边品尝,一边赏月。目前,朝鲜仍保持吃传统的松饼、八宝粥等饮食习俗,韩国则增加了芋头汤、炖牛腱等新的饮食元素。朝鲜民族爱好运动是出名的,“秋夕节”这一天也不例外。男人拔河、摔跤;妇女唱歌、跳舞;女孩子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在月光下荡起秋千,秋夕佳境可谓美不胜收。

  柬埔寨类似的节日叫“拜月节”,日期是佛历十二月十五日。清晨,人们采摘鲜花,煮甘蔗水,熬木薯汤,舂扁米为月神准备礼物。夜晚,人们在院子里铺上席子,摆上盛装贡品的托盘。待到玉兔东升,月光普照大地,虔诚的人们开始拜月祈福。分食贡品时,老人要往孩子的嘴里塞食物,直到塞满不能咀嚼为止,取意圆圆满满。

  越南的中秋节与中国的日期相同,都是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其实,越南的中秋节似乎叫“儿童节”更为贴切,这一天是商家大肆兜售儿童玩具的绝好时机。传说古时候有鲤鱼精危害百姓,包公为了拯救黎民,用纸制作鲤鱼灯镇住妖精。这天夜晚,孩子们提着鲤鱼灯四处玩耍,以鲤鱼灯驱凶避邪,同时也有鲤鱼跃龙门之意。越南的中秋饮食习俗更像中国,到了中秋节,各种月饼琳琅满目,摆满集市。

  缅甸在佛历八月的月圆日过“光明节”。这一天要张灯结彩,庆祝光明降临人间,有点像中国的元宵节。国王在卫队与百官的簇拥下亲自主持庆祝活动。寺庙举办大规模的布施活动,广场上有话剧、木偶戏等演出,人们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泰国的“中秋节”被称作“祈月节”。这一天,不论男女老幼都要在夜里参拜月神,同时参拜的还有观世音菩萨和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仙等。

  九百多年前,一位中国诗人有一个善良、美好的祈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天,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地球村”概念逐步形成,世界文化有了更多相互交融的机会。无论是生活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月亮是人类共同的月亮,愿望是共同的愿望,人类都在追求幸福美好的未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