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市委书记孙立坤最近在督导项目建设时强调,各县市区要对自身发展再研究、再思考、再定位,走对路、抓对点,精准发力,努力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今日本报刊发的来自温县的经验报道,正是贯彻孙立坤同志这一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一“农”一“文”,温县特色,怎样抓住?怎样发挥?本报进行深入解读,希望能让更多的地方和单位受到启发。
本报记者 张 鹏
昨日下午,温县县情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省会郑州举行,集中签约28个项目,总投资达52.6亿元,合同利用外来资金45.3亿元,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温县品尝着丰收的喜悦。
春华秋实是大自然对辛勤者的馈赠。梳理温县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火热场景背后的脉络,一“农”一“文”两条主线清晰可见。温县县委书记王玲说:“市委、市政府提出精准发力,温县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农’‘文’两大核心,倾力发展大‘农’业,用心做好大‘文’章。”
一“农”一“文”两大核心的确立,是温县人对自己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和文化传统的精致表述,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因地制宜,果断决策,让招商引资工作的方向、途径、目标实现了精准定位。
以粮食高产和“四大怀药”特产为名片的温县农业领先全国,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省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该县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做足“农”字,温县蓝图绘就乘势而动。
打造“一集群四基地”。“一集群”即特色农业产业化集群,依托温县特色农业优势,做大做强食品、药品、调料、肉类加工等农业特色产业;“四基地”即全国农业装备制造基地、全国农产品交易集散基地、现代农业科技研发基地、中原都市农业休闲度假基地。
依托以兰兴电力、福沃重工等企业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与国内知名农机装备研发和生产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协同制造,配套生产,围绕农机农具核心部件和重要配件开展全产业链条招商,打造全国农业装备制造基地。
依托以天香面业、怀山堂、亿腾、京华等企业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围绕食品加工、肉类加工、调味料等开展食品全产业链条招商。
依托以保和堂等企业为龙头的怀药加工和药品生产基地,围绕药品研发和生产开展全产业链条招商。
通过建设生态农业种养基地、黄河生态观光带、南水北调生态廊道,打造中原都市农业休闲度假基地;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优势,培育科技龙头企业,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打造现代农业科技研发基地;完善农产品交易集散配套服务体系,打造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产品交易集散基地。
方向已定,路径已明,温县从上到下凝神聚力、精准发力,争来了一个个项目,抢来了一个个机遇。
今年4月份,新加坡绿色天润有限公司董事长柯小奕深切感受到了温县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那股拼劲和干劲。前来出席2015年海内外英才中原行暨第四届焦作创新创业洽谈会的她,既定行程中本来没有温县之行,却被王玲的真诚与执着深深打动。应邀到古温大地走上一遭,柯小奕直言:“险些错失了一块投资的宝地!”她的乳酸菌生物农业技术、垃圾循环处理技术,将在温县这块风水宝地上开花结果。国际华人科技协会会长蒿坤岳在看了温县的生态水系、观光农业,听了太极拳的前世今生之后,一个想法油然而生:“下一次国际华人科技协会交流大会能不能在陈家沟开?海外英才交流基地能不能在陈家沟挂牌?”
为将这一系列招商成果尽快转化,温县真正做到了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确保对接跟进、措施跟进、服务跟进。以招商促解放思想,以招商促转型,以招商促提升,成为温县上上下下的共识。以招商为突破口,温县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力促转型升级,农业产业化实施龙头带动,商贸服务业实施品牌战略,本地企业家和发达地区企业家实施专业化行业对接。太极拳作为温县的独特优势,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以拳招商显示出深厚的魅力。
同时,该县积极推进驻地招商工作。在成立深圳温县招商办事处的基础上,积极谋划在京津冀、长三角、郑州等三个地区成立招商办事处。
据温县商务局副局长李广海介绍,为进一步做好精准招商工作,该县要求全县紧紧依托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制革制鞋三大优势产业和太极拳、特色农业等独特优势,力求在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社会事业等领域寻求突破。
以太极拳文化为核心的温县,文化底蕴深厚,做活“文”字,温县传承创新大显身手。
围绕我市打造“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的目标,温县充分挖掘太极拳文化内涵和健康养生功能,有效整合两晋文化、黄河文化、温泉文化、姓氏文化、怀药文化等文化资源,围绕健康养生、休闲旅游、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开展全产业链条招商,把温县建设成为寻根问祖的太极圣地、健康养老的养生福地。
太极拳+教育培训、太极拳+竞技比赛、太极拳+旅游、太极拳+养老养生、太极拳+品牌、太极拳+标准化、太极拳+人才……当前,温县上下正以极大的热情和责任心投身太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酝酿更多更有特色的系列“太极拳+”。
精准招商,温县魅力尽显。在全市“一赛一节”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中,该县共签约5个项目,招商5个项目,邀商5个项目。其中,签约项目包括太极文化世界第一村、司马懿益智文化园、中广太极影视小镇、世界陈小旺太极拳总会、电视剧《武魂》。“一圣地、一核心、八大园区、十大产业”,这一长远规划已编制完毕并在稳步推进。
置身项目施工现场,火热的场景令人振奋,俯瞰发展蓝图,“五区”建设已现雏形。“为给精准招商签约的项目入驻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我们规划了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陈家沟文化旅游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心城区这五大科学发展载体。”温县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唐毅说。
拥有“科技部中国创新驿站河南省区域站点”“河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知名品牌示范区”“2014年度河南省最具投资法制环境产业集聚区”等一块块金字招牌的温县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达到“七通一平”,道路建成“五横十纵”,公共服务体系健全。
创优环境是温县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而今又有新举措。“五减少”:即减少投资审批、减少生产经营性许可认证、减少检测检验许可认证、减少行政事务性收费、减少企业注册登记环节;实现“五降低”:税费再降低、物业房地产成本再降低、物流成本再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再降低、金融融通成本再降低。
“多亏县工信部门推荐的市应急转贷平台,帮助我们公司解了燃眉之急!”日前,刚刚收到市应急转贷平台汇过来的5500万元过桥资金,中科富兰特企业负责人欣喜不已,这也是我市工业企业单笔融集额最大的过桥资金。
今年年初以来,受国内外整体经济形势影响,温县工业企业不仅生产经营压力加大,而且均不同程度地受资金所困。针对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该县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借助市转贷平台,加大对企业融资帮扶力度。该县首先通过入企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加大转贷平台宣传力度;并对全县企业融资及需求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对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及时帮助其完善申报资料,搭建融资平台。在申请融资过程中,该县全力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发挥职能部门优势,安排专业人员全程跟踪服务,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续贷及担保问题,并全力向市金融办、市工信委汇报推荐,尽最大可能帮助企业融资。截至目前,该县向市应急转贷平台推荐的转贷资金申请批复通过率达100%,已先后帮助中科富兰特、利伟生物、宝隆实业、凯创重工、三恩包装、梦德钢构等10余家企业融资1.67亿元,融资金额位居焦作市各县市区首位。
两核驱动,五区联动,精准招商,真诚安商,温县的发展,态势喜人,前景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