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本人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加强领导、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做好廉洁从政的表率。”“我未持有出国境护照,没有出入过私人会所等高档消费场所,以后也绝对不会。”9月22日,在马村区的述责述廉会议上,一场廉洁大“拷问”正在进行着。5位单位负责人公开述责述廉,并接受该区纪委委员的质询提问及民主测评。
按照省、市、区委关于加强“两个责任”的要求,每位述责述廉对象需将本单位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执行政治纪律的情况、执行廉洁从政有关规定等主体责任情况内容如实报告,在10分钟的述责述廉时间内,每位“一把手”语言简洁恳切、字字珠玑,把规定内容逐条逐句进行报告,台上的“一把手”言之凿凿,台下的纪委委员慎重其事。
亮完成绩、摆完立场、晒完隐私,“一把手”们还得面对更加犀利的质询。
“请问马村街道,作为地处中心城区的街道,你们将如何处理好抓业务与抓党风廉政建设、抓业务与抓主体责任落实的关系?”
“请问安监局,近年来全国频发各类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社会上传言安监部门是高危职业,作为党组书记,你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请谈一下怎样进一步加强岗位职责风险防控?”
……
该区纪委委员的提问尖锐,内容不仅涉及个人廉洁、从政思考、自律情况,更延伸到领导干部8小时之外的“私生活”。
据了解,此类活动该区纪委一年将进行两次,这既是进一步落实省、市、区委要求的具体行动,又是落实“两个责任”情况的一次检验,更是一次责任压力的传导,促使“一把手”们直面问题,经历一次廉洁“拷问”的大洗礼。(崔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