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玲
见习记者 郭嘉莉
今年8月中旬,家住解放区焦南街道朝阳路社区的参保人员韩先生因患严重的心脏病在市人民医院住院,由于病情加重,需转到省胸科医院住院手术治疗,仅在郑州住院就花掉医疗费9.1万元。出院时,韩先生的家人只缴纳了4.2万元的个人负担部分就办理了出院结算手续。
“剩下的4.9万元,医保给我们报销了。而且,由于我市实现了省内医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省去了以往患者家属先垫付医疗费,而后在参保地和居住地之间往返奔波、报销周期长、垫付医疗费压力大等一系列麻烦。”韩先生的爱人满意地说。
今年年初以来,市人社局各服务窗口创新服务举措,改进窗口人员工作作风,简化办事程序,让群众少跑路、少排队,多办事、办成事。
一次性告知 避免群众多跑路
“您好,我们已做好了住院备案登记。另外,在出院来医保窗口报销时,记得让您家属带医保手册原件及复印件、住院病历复印件、住院费用总清单……”昨日上午,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刘先生打算3天后到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往医保窗口打电话备案登记时,窗口工作人员详细告知他报销时需提供的材料。
昨日上午,记者在市人社大厦一楼、二楼服务大厅社保和医保窗口看到,社会保险政策被制成“明白卡”摆放在业务窗口前面,包括职工跨省辖市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职工个人基本信息变更手续办理、机关事业单位各项手续办理等具体事项。
“我想申报工伤,不知该提供什么材料?”今年5月的一天,一位男士在一楼该局行政审批服务窗口询问。窗口工作人员热情回应:“请问,您在哪上班,如何受了工伤?”原来,该男士姓杨,在一家私营企业打工,当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去年3月份,他在工作中摔伤了。因为种种原因,单位没在规定期限内为他申报工伤。前两天,他听说个人可以申报工伤,就直接到这里咨询。
“申请工伤有期限,个人申请要在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您发生工伤事故到现在快到一年期限了,建议您先登记申请,防止过了期限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窗口工作人员拿出一份告知单,详细告知杨先生申报工伤需要准备的材料。“我打工时没签劳动合同,怎么办?”面对杨先生的担心,工作人员又详细讲解,证明本人和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可以提供工资表、考勤表及工作证等相关证件,如果这些证件都没有,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
昨日,杨先生再一次来到该窗口,把准备齐全的资料交给了工作人员,紧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说:“谢谢,你们的服务太周到了,省去我很多麻烦!”
据了解,这是该局改进窗口作风提供的一项人性化服务,即通过一次性告知,让群众明白办理社保业务需要携带哪些证件、材料。同时,该局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全程代理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规定第一个接待人员为主要责任人,要全程跟踪服务,在规定时间内办完业务。
延伸服务 方便办事群众
“我在办理退休手续,只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一个地方的不同窗口,就可以领取表格、办退休手续、补缴医保费用,跑一趟就可以办完所有手续。”昨日上午,在市人力资源市场医疗保险窗口,正在排队办理补缴医保费用手续的王先生对记者说。
今年55岁的王先生是我市一名失业人员,他在市人力资源市场办理了档案代理。今年5月,他要办理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手续。
目前,我市市直共有灵活就业人员3.5万人。过去,灵活就业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时,由于同时需要办理医保退休手续,需要在市人力资源市场、市人社大厦往返奔波。
从今年4月起,市医保中心为让群众办事少跑腿,将医保服务延伸到市人力资源市场,在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开设了医保窗口,集中办理代理人员新参保、停保、续保等各类医保手续,最大限度地方便灵活就业参保人员。
设立咨询岗 即时办结手续
“我的医保卡丢了,请问在哪里可以补办?”律师常先生丢了医保卡,急匆匆来到市人社大厦一楼服务大厅咨询。
“您好!请带上您的身份证、医保手续,到二楼26号医保窗口办理。”值班人员热心解答并为他引导。
市人社大厦社保服务大厅是五险合一经办场所,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业务,全部在这个大厅办理,服务窗口多,各项业务所需证件、手续、程序不同。对于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来说,可能一时找不到对应服务窗口。为方便群众,该局在服务大厅显眼位置设置了引导牌和咨询岗,安排专人值班,为办事群众提供咨询和引导服务。
一小会的工夫,常先生就办完了手续,现场拿到了补办的新医保卡。“这里有十几个窗口,虽然每个窗口上面都有标识牌,但首次来办理社保业务,要想很快找到相应窗口,确实有点难。有了咨询人员的引导就方便多了。”常先生说。
据了解,自设立服务大厅咨询岗以来,值班人员平均每天接待上百名咨询业务的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