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经过几个月的紧张筹备,按照市级脑卒中防治中心建设方案,日前,市人民医院脑卒中筛查门诊正式开诊。同时,记者获悉,该院已正式成为中国卒中中心联盟(CSCA)成员单位,并成为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
如今,脑血管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对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其中,脑卒中(俗称“中风”)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更是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经济负担重等特点。这种疾病的首次发病者约30%死亡,还有一部分患者会留下偏瘫、失语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后遗症。不过,脑卒中是可以提前预防和控制的,主要方法就是及早查出已经具有的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不正常、心律不齐等危险因素,并及时给予治疗和控制。我国高度重视脑血管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于2011年成立了“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启动了脑卒中筛查和干预工作;2014年,由国家卫计委更名为“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目前,该工程已在全国建立了多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并启动了医改专项——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
今年7月份,中国卒中中心协会河南省卒中分会相关领导到市人民医院视察,并进行了初步评估,要求该院要按照市级脑卒中防治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建设脑卒中筛查门诊,宣传脑卒中防治知识,在验收合格后,申请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为此,该院根据相关要求,积极设计了脑卒中宣传防治标志,制作了脑卒中防治手册、海报、易拉宝等,并在门诊、急诊、神经内外科、心内科、内分泌科、体检科、介入科及血管外科等区域,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脑卒中防治基础知识宣传活动,同时在门诊楼三楼积极筹建脑卒中筛查门诊。
市人民医院专家介绍,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主要针对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主要有8个,包括血压达到或超过140/90毫米汞柱、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体育锻炼少、明显超重和脑卒中家族史。在这8个危险因素中,只要具备1个就应该进行筛查。筛查需要先在脑卒中筛查门诊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如有必要,再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十项、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四项、血沉、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脑血管超声、心电图等检查。之后,如有需要,再进一步作脑血管CT、核磁共振、脑血管造影等检查。如果确诊为脑卒中高危人群,且危险系数较高者,要接受药物干预和生活指导;危险系数较低者可以只进行饮食、运动方面的调整。另外,确诊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患者要定期去医院复查,普通患者3个月一次,接受药物干预的患者则每半个月或1个月一次,医生将根据复查情况调整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