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春华秋实七十载 砥砺拼搏谱新篇
春华秋实七十载 砥砺拼搏谱新篇
躬耕杏坛 名彦荟萃
学海觅珠 李灼桃红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5年9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海觅珠 李灼桃红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①牛文元,1958届毕业生,国务院参事、世界科学院院士。
  ②牛济泰,1959届毕业生,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③靳尚谊,1946届毕业生,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六任主席,全国政协9~12届常委。
  ④马骧聪,1953届毕业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⑤李超,1982届毕业生,国家外汇管理局原副局长,现中国证监会副主席。
  
  刘阳,2014年考入北京大学:感恩母校,祝福母校七十华诞。
 
   

  70年璀璨,聚焦多少远眺的目光;半世纪雄视,成就无数奔放的诗行。70年来,焦作一中学子莘莘,杏坛郁郁,五更灯火、四时读书,书山探宝,学海觅珠,回馈父母,报效祖国。个性张扬与共性沉静融为一处,勇争一流与脚踏实地集于一身,已成为焦作一中学子的本色。在这种传统的影响下,焦作一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先后培养出申勇、聂蓓等数十名省、市高考状元,李超、刘凯等近百名考入北大、清华的青年才俊,特别是1982年6名、1996年5名、2010年5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谱写了焦作教育新的篇章。近年来,焦作一中抓内涵、促发展,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升教育质量,取得了高考成绩的一次次突破:2012~2015年,一本上线人数从234人提升到504人,实现了三年翻番的既定目标。

  建校以来,焦作一中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34974名英才。他们从焦作一中发轫,开启执着理想的拼搏人生。有运筹帷幄的政坛精英,有战功卓绝的军队将领,有蜚声中外的科学巨擘,有搏击商海的工商巨子,有饮誉艺坛的艺术大家,有执着杏坛的教育名家,牛文元、牛济泰、靳尚谊、马骧聪、李超、孙予罕、张健华、刘凯……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承载着母校70年的光辉历史。当然更多的是虽致力于平凡工作,却依然甘之如饴,敬业勤业,默默担当的普通建设者。前贤后昆、桃李芬芳,他们达则兼济天下,平也木秀于林,都为民族的解放、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祖国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面向未来 再谱华章

  百舸争流千帆竞,勇立潮头逐浪高!回首70年的发展历程,是铭记先贤们的辉煌成就和光荣传统,更是站在新的起点上的翘首展望。焦作一中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以人为本、突出特色,拼搏进取、改革创新,不断夯实教学基础,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力实现名校突破,努力建一流名校、创一流品牌、办一流教育、育一流人才,为加快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