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年初以来,武陟县龙源街道党工委在“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中,积极探索实践,建立务实管用的制度机制,靠制度持续改进作风,夯实基层工作基础。
抓投入,健全保障机制。该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经常深入村、社区调研,定期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及时协调解决“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中的实际困难;把投入作为“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的重要保障,按照小村5万元、大村10万元的标准,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优先保证;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投入8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了孙庄村党群服务中心,目前投资140余万元的西仲许村党群服务中心、投资50万元的任徐店村党群服务中心和万花村党群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投入30余万元建成了石寺、仲许和徐岗三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抓典型,着力示范引领。该街道党工委在巩固工作成果、挖掘总结经验、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上下功夫,精心打造了孙庄、龙源村两个“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新典型;在街道社区,通过社区推荐、公开选聘等形式,为石寺、仲许、徐岗3个社区均配备了1~2名专职党务干部,落实每个社区每年10万元经费专项用于服务群众;按照“一社区、一阵地、一活动、一特色”的要求,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社区示范点;按照“村级阵地建设优、带头人队伍优、工作运行机制优、党建品牌创建优、工作业绩优”的“五优”标准,确定了孙庄、龙源、古徐店、祝徐店、东仲许5个村,实行街道、村联动,集中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从阵地建设、制度建设、工作运行机制等方面全力开展创建,实现了“一村一典型”的工作目标。
抓运用,确保工作实效。孙庄、东仲许、西石寺等村,聘请村内有声望的老人、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等成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小组,全程参与土地征用、拆迁补偿等重大决策,随时提出否决或整改意见,让群众能主事;以“平安工程”建设为总抓手,积极发挥矛盾调解中心和群众工作站的维稳作用,健全街道、村、组三级调解组织139个,组建调解员队伍139支378人;实行农村管理网格化、扁平化,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包到村组、村组干部包户,定期对不安定因素进行排查,做到对不安定因素的适时监控。各村对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或不稳定因素,抓早抓小,防患未然;建成集党政、计生、民政、劳保等服务为一体的便民服务中心,让老百姓“推开一扇门、办妥一筐事”;建成了17个行政村便民服务站,实现了村便民服务网络全覆盖,实现服务有场所、有标牌、有流程;探索纪检监察机构整合机制,纪工委从当选的党支部委员中,选拔能力强、品行正、威望高的干部为纪检委员,由纪工委集中管理使用,实现监督“一竿子插到底”;强化农村资产处置、资源管理、资金使用以及农村干部离任审计,信访举报直查快办,让干部清清白白、群众心中亮亮堂堂。 (郭白鸽 郭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