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阳画廊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山阳画廊
张正魁书法作品选
不要误读车厢内禁止饮水的规则
玩笑开大了
变 现
公文岂能沦为公权力越界的工具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9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要误读车厢内禁止饮水的规则
□卞广春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去年7月1日,《南京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新条例增加了禁止在列车内饮食等规定。自从《条例》实施以来,乘客在地铁上吃东西的现象大大减少了。不过,近日一条关于一对夫妻在南京地铁车厢内喝饮料被处罚的消息在微博上引发讨论。对此,南京地铁方面曾表示,在车厢内喝水是否会被处罚,要根据现场情况界定。

  (9月28日《现代快报》)

  根据《条例》规定,车厢内禁止饮食包括禁止饮水,但禁止饮水并不意味着禁止携带水,也不是所有饮水的旅客都会被处罚,只有饮水泼洒出来对他人造成影响,或者造成设施设备损坏,被人投诉,才会被依法处罚。这样的规定不仅人性化,而且对车厢内饮水形成危害或影响也有一定的制约。对此,人们应避免对规则的误读。

  审视一项规定的好坏,要看规定制定的初衷。如果是为了执法和管理方便,以处罚的方式加大群众负担,影响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可能有“懒汉式管理”的嫌疑;如果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对极个别现象予以倡导性规范,即使规定严苛一些,我们也应理解和配合。禁止地铁车厢内饮水的立法本意,是“不影响运营秩序,而不是罚款。”上车前,喝足水,途中,列车在站台停靠时下车喝水,对旅客而言都不是很困难的。即使因身体不适,喝了自带的饮料,只要未形成不当后果,也不会被罚。这样的善意,应该并不难懂。

  一对夫妻在地铁车厢内喝饮料被处罚的消息,所以再次引发争议,但我们应该搞清楚,这对夫妻被处罚并不是被罚款,而是被警告。质疑禁止饮水,是对规定本身不熟悉,存在片面理解的因素。对这些心态,地铁管理者可及时对相关规定进行宣传和回应,让更多不知情的旅客释疑解惑,帮助维护规定的权威性,维持地铁正常秩序。

  旅客形成文明习惯,需要有较高的素质基础和自律,也得有人人熟知的章法。有人认为,地铁车厢内禁止饮水不可理喻,实际这样的规定是从旅客乘坐安全和舒适的角度出发,目的是让地铁的运行水平和旅客的舒适感都得到提高。为了舒适文明的乘车环境,旅客也应该多一些理解。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