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 阳 城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十月礼赞
神农山游思
勿让“补缺”又在灾难后
叩问童心(序)
委屈奖该不该提倡
“圈套”
“有偿代理爸爸”背后的爱与痛
拍卖公告
拍卖公告
优质办公用房招租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9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偿代理爸爸”背后的爱与痛

作者:□杨朝清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爱人在外地工作,每年回家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由于缺少爸爸的陪伴,快5岁的女儿越来越胆小。近日,妈妈解丽娥在网上发布了一则“有偿招聘代理爸爸”的通知。没想到,消息一发出,几个小时内就引来数个应征电话。 (9月29日《华商报》)

  父母作为一种社会角色,承担监护未成年子女的职责是其法定义务。只不过,为了更好地生活,许多父亲“失陪”。“爸爸去哪儿”的背后,是孩子的诉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满足,这会让孩子产生一些诸如胆小、自卑、怯弱等性格短板。

  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当下,不少孩子和父母处于一种“分居”的状态。家庭结构的分散化不可避免导致家庭功能的碎片化,“有偿代理爸爸”的背后,是一个阶层或者一个群体生存生态的缩影。

  “有偿代理爸爸”的初衷,在于通过市场化手段,帮助孩子塑造一个更加强大的内心世界,让孩子的精神空间多一些光亮和温暖。用“代理爸爸”来弥补“缺席爸爸”的父爱缺失,说到底是一种无奈的“次优选择”。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的家庭结构是一个三角形,父亲、母亲和孩子分别是三个角,它是最稳固的结构,也是最脆弱的结构。父母任何一方甚至双方的角色缺位,不仅让孩子的安全诉求得不到有效的满足,也意味着亲情流失。“代理爸爸”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陪伴”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孩子的某些特质,但不能从根本上填补“缺席爸爸”造成的缺陷。

  在理想的图景里,家庭是每一个孩子人生最温暖的起点。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家庭却可能上演“变形记”,将亲情互动退化为市场化的情感支持,“有偿代理爸爸”隐伏着许多家庭难以言说的爱与痛。“有偿代理爸爸”毕竟治标不治本,虽然这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呼唤“缺席爸爸”早日回归。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