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②)高标准建起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推行了为民服务代办制度,设立了服务大厅,探索建立了“群众办事、干部代理”的新途径。
招贤乡先后投入专款5万多元,对乡便民服务中心进行上档升级,班子成员带班,精心挑选责任心强、办事能力高的民政、组织、农机补贴、劳动保障等部门机关干部入驻便民服务中心,确保群众办事找得到人、办得成事,并对群众的每一桩诉求,不论如何琐碎全部进行登记,将处理结果详细记录在案,并反馈至当事人。该乡古城村80岁的王家俊老人前来申请办理高龄补贴,办事员宋玲玲热情为老人倒上一杯热水后,为老人详细讲解政策,认真办理,几分钟就完成了老人的高龄补贴申办工作。
温县加强领导,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温县“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工作开展以来,县纪委、县政法委、县委组织部协同配合,对外公开3个监督举报电话,群众发现本村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不严不实的,可以通过电话进行举报;产业集聚区、各乡镇及时明确责任,成立“基层四项基础制度”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该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形成了镇村两级紧密配合、相互协调、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同时,该县印发了《关于在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中推进“职能下沉、服务进村”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上报下沉到乡镇、村的职能,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
“村民信任我们,才来找我们,我们就更应该秉持公正,争取为他们解决困难,给他们一个合理的、满意的结果。”温县产业集聚区东张王庄村村干部王县说,村民的纠纷一般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为村民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关键是帮助他们打开心结,让他们心中不再添堵。
如今,温县将“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村分为示范型、标准型、基本型三类,每类都先建成示范点,在示范点的带动下,再全面推开。目前已建成示范型村52个,标准型村87个,基本型村15个,并已建成了27个示范型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便民服务蔚然成风。同时,该县还在推进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制度上,健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信访接待、案件查办等16项制度,修订村干部重大事项报告、村党支部书记“末位表态”、农村党员干部约谈等13项制度,全面推进了“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5月份以来,镇(乡)村两级为民代办事项2000余件,化解各类矛盾52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