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本报通讯员 王建瑞
截至9月15日,国家电投河南公司焦作分公司实现了连续安全生产6000天的历史最高纪录。
6000天,看似一个简单的数字,但它却在该分公司的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笔。
抓管理到位,强基固本保安全
安全生产是电力生产永恒的主题,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是保证企业安全高效运转的重中之重。多年来,该分公司实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管理,每年都要系统地归纳整理安全管理体系,从而形成了规范化的管理流程。
从年初安全指标的划定到制定安全管理责任和考核细则,该分公司坚持在每年年初召开的职代会、工作会上与基层部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由基层单位进一步分解细化,把安全责任和安全指标落实到各单位、基层班组,做到了安全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
该分公司坚持对各项安全措施、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竞赛、生产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把安全规章、整改内容、整改标准、整改措施、时间进度、责任人的落实等作为实行安全闭环管理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力度,实行全方位、全过程记录考核,做到安全规章培训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特别是在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依法治企集中教育活动中,该分公司班子成员、单位负责人、班组长分层分级进行安全生产对话谈心;分公司各项目部经理与各专业主管、外委单位负责人进行一对一安全对话谈心;项目副经理与各班组班长、安全员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安全对话谈心,同时签订安全生产明白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抓建章立制,健全制度护安全
该分公司以细化分解安全生产工作为重点,完善安全生产常态管理机制,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和水平;加强重点部位巡回检查,严格“两票三制”管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深入开展季节性以及重大节日安全大检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积极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和消防检查等专项检查,使安全生产管理得到全面加强。该分公司获得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以及河南公司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该分公司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全面开展安全管理体系制度建设,先后进行3次安全、健康、环境体系标准修订,印发管理手册涵盖39个标准,对建立的25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目前已修订发布综合应急预案1个、专项应急预案8个,修订处置方案11类。针对电站服务各项目部现场安全管理实际,该分公司将处置方案进行细化和卡片化,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更加贴合企业安全生产。
与此同时,该分公司还把安全工作的着眼点放在班组,通过设立安全生产群众监督员,探索出一条专兼结合防止事故发生的新路,营造出一个人人讲安全、事事重安全、处处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抓素质提升,安全文化促安全
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该分公司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强抓素质提升,以“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会什么、干什么专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大规模进行员工培训,每年开展各类技能配需和专业培训80多次,开展安全竞赛和技能比武近20次,参加人员900余人次。
该分公司设有“党员精心操作示范岗”“设备治理示范区”等,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文化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安康杯”竞赛和“我为安全献一策合理化建议”“安全格言警句征集”“亲情寄语嘱安全”征文以及群监员安全巡查等活动,进一步发挥群众监督网的作用;组织开展“共青团员红旗安全监督岗”“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等活动,增强了团员青年的安全意识,实现了全员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我会安全”的实质转变,养成“人人都是一道安全屏障”的观念。
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催生出适合企业发展实际而且极具个性化的安全管理方式,该分公司安全管理做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工作到位的安全管理“四到”,设备管理“零非停”、检修维护“零差错”、安全管理“零死角”、作业行为“零违章”的“四零”要求,将安全工作渗透到了生产管理全过程。
安全生产6000天,是一条漫长而严谨的奋斗之路。
站在安全生产6000天的全新起点上,该分公司全体员工将在思想和行动中继续“上紧安全发条”“拧紧安全阀”,一如既往地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寻找新突破,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