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原文钊)“虽然离山药成熟还有近一个月时间,但是一多半山药已经卖掉了。”9月25日,记者在武陟县西陶镇张武村采访时了解到,该村在网络上被称为“山药哥”的赵作霖今年又有创新,他种植的60多亩山药虽然还未成熟,但其中30多亩山药已通过网络“认领”的模式销售了出去。
“认领”未成熟的山药是怎么回事儿?“目前,我的微博上有17000多名粉丝,他们大部分都对我种植的山药感兴趣。今年,我在网上发起2200元‘认领’一分山药地活动,得到了积极响应。等被‘认领’的山药成熟后,我会把产品精心包装寄给‘认领’者。”赵作霖说。
在赵作霖的山药地里,记者见到80多个规格一致的“认领”标牌整齐排列。“客户‘认领’山药地后,我们先要在被‘认领’的地块插上特制的牌子,上面注明客户的名字、LOGO、企业名称等,然后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定期为客户直播山药的生长、管理、收获过程。”赵作霖指着“认领”标牌向记者介绍。
“说白了,客户是山药的主人,我们负责为客户种好山药。”赵作霖的妻子冯芳告诉记者,很多客户之所以愿意“认领”他们的山药,一方面是相信他们会沿着诚信经营的路子一直走下去,另一方面是可以通过“认领”山药收获参与感和归属感。
刘子旭是“认领”山药的客户之一。“‘山药哥’种的山药是不掺假的地道怀山药。另外,我们收到的山药都用礼品盒精心包装,包装盒上还印有我们的名字,送给亲朋好友既有面子,又很时尚。”刘子旭向记者道出了他“认领”山药的原因。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我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销售模式,运用微博的转发功能来推广产品,运用淘宝这个成熟平台进行交易,通过微信为客户提供后期服务。今年,网络‘认领’这个新模式让我们尝到了创新的甜头。”赵作霖说。
“作为大学生创业的代表,政府今年特地为我提供了34万元无息贷款。”赵作霖说,在政府支持下,他将乘着“互联网+”的东风,遵循绿色种植、诚信经营的营销理念,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切实做大山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