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2日一大早,家住马村区待王街道的李怜莉到该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流动人口证。从未办过证的她,上门前心怀忐忑,让她意外的是,在便民服务中心,她受到工作人员的特别关照:不齐全的手续,由工作人员代她跑腿办理。15分钟后,流动人口证就送到她的手上,由微笑服务到贴心服务的变化,令李怜莉连连称赞。
马村区的便民服务不止如此。
自该区全面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以来,细心的群众就已发现,每个便民服务大厅、每个服务窗口,都在明显位置摆放了公示卡,上面清楚显示本窗口可以办理的事项名称、需提供的相关材料、联系电话。也就是说,如果首次来,没拿全材料,顶多跑两趟,若电话联系带齐材料,一趟即可。
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基层四项基础制度”的便民服务活动,该区如何在潜移默化中令群众连连叫好?
“基层四项制度要做好,党委重视是先导,民主决策须四议,贵在群众都参与;矛盾纠纷经常有,调解化瘀心气安;沟通引导多联系,共促和谐有人管”……简单易记的几句话,是该区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的核心所在,促使便民利民工作落到实处。
从领导带头下基层到寻找身边的典型……一个接一个的活动,让“基层四项基础制度”落到实处,这还不够,更重要的是看到成效。为加快提升基层组织便民服务能力,该区通过强化基层组织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努力构建区、街道、村三级党群综合便民服务体系,强力推进基层便民服务工作制度建设,真正实现让便民利民服务落实在基层。实行一站式服务,全面推行为民服务代理制,努力做到为民服务零距离、服务事项全对接,有效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不方便”的问题。
安阳城街道在农村低保户申报工作中,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由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会班子商议、党员大会审议后,提交由村民代表组成的民主评议团进行决议,决议通过后,再进行公开公示。最终,此项工作的圆满完成,令群众再次叫好。
自去年起,该区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领导干部重心下移、一线化解矛盾纠纷,主动解决问题。同时,该区还在2个街道、28个村(社区)建立了党群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开展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试点活动,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表明:只有不断完善、认真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夯实基层工作基础,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的好经验,才能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服务,才能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只要以更加坚定的脚步、更加有力的举措,把“基层四项基础制度”贯彻到底、落实到位,定能在作风建设的新常态中提升境界、在服务群众的新常态中凝聚民心、在干事创业的新常态中展示作为,为致力建设美丽新马村汇聚强大的动力。 (崔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