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资源变资本的创新探索
省委第四巡视组专项巡视 温博武修四县工作动员会召开
统一思想 提升认识 坚定信心 加快发展 坚决打赢稳增长保态势攻坚战
市委十届十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10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资源变资本的创新探索
——我市打造“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系列报道之三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记者 王 言

  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新定位,新航标。

  落得下、踏得实、走得远,真正打出王牌,还有艰辛漫长的路要走。

  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是焦作大格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资源共享,交融共生,全市一盘棋统筹运作,发挥每个县市区的核心优势,差异化发展,一体化推进。

  打造成什么样子?如何打造?谁来打造?钱从哪里来?事关我市经济转型提升,事关焦作可持续发展,事关全市财源税源,事关城市及乡村新形象,事关全市每个人的“脸面”,这个大课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太极破题的“痛”与“盼”

  太极拳,是我们的骄傲,独有的民族文化世界品牌,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3亿多人习练,传播之广、影响之大,不言而喻。

  然而,产业之痛,文化之痛,始终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

  近处比,作为河南“两拳”,当少林拳连同“少林经济”为当地带来巨大的品牌效应和真金白银的GDP时,太极拳却被比喻为“捧着金碗要饭吃”。

  周边看,多地打出太极文化牌、太极养生牌,作为太极拳的真正发源地,我们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湖北省武当山推广太极拳文化风头很盛,曾多次组团访问欧美国家和我国台港澳地区,自称“天下太极出武当”;河北省邯郸市也着力以“成语之都、太极圣地”之名向国内外宣传,杨式太极拳正日益普及。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太极”商标专利多被抢注。目前,四川太极集团发展势头迅猛,日本的多个公司已经注册了各类“太极”商标。

  我们痛心:一个名人、一个奥运金牌获得者就能形成一种产业的产品品牌,而代表人类与自然文化精髓的“世界符号”太极拳却不尽人意。我们反思:守着文化大资源,却难成就大产业,太极拳发源地何时能扛起太极产业大旗?

  如何破题?见仁见智。

  有专家指出,发挥太极拳发源地资源整合和商业开发优势,或是良策。

  当前,焦作近千拳师散布于国内外,各自为营,小打小闹,缺乏品牌和商业化、规模化运作意识,资源浪费,形不成凝聚力。太极拳传授机构大都是私人性质的小规模经营,缺乏正规的教学培训场所,不成气候,不成规模。世界虽已有100多个国家成立了太极拳组织,但自发性、随意性强,相当一部分缺乏正规的引导和管理,缺少权威性的陈式太极拳协会或太极拳认证机构,更缺少与其他太极拳门派之间的协调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太极拳走向世界的步伐。太极拳理论研究依然比较薄弱,一些人将太极拳视为单纯的武术,存在狭隘的地域意识、不愿做强做大的小农心理和自囿于单一门派的排外思想。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太极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我市社科专家王战平、王恩之说,树立太极拳文化品牌和太极文化产业品牌,打造太极拳文化国际传承中心和国际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是太极拳文化规模化传承和太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

  王战平建议,在打造“两个中心”的过程中,应遵循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原则,走政企联手的发展路子。

  体制机制的“守”与“放”

  打造“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不是简单地复制和提升“一山一拳”,而是要创新思维、开放胸怀、放大格局,从根本上实现突破。体制创新,是重中之重。

  纵观各地经验,以体制创新赢得突破的例子不胜枚举。

  西安市曲江新区管委会主任亲自担任文经集团负责人,用发展文化产业的手法将曲江新区建成年产值400多亿元的现代化文化产业新城。福建省沙县成立了“沙县小吃产业办”,推动沙县小吃在全国遍地开花。浙江省义乌市通过举办文化产业创意和博览会,推动传统小商品产业转型升级。

  与这些地方相比,我市缺少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统筹机构和龙头运营机构,产业链存在“瓶颈”,包括健康养生产业和太极文化产业在内的文化经济产业整体联动、龙头带动、业态互动机制尚未形成,有关平台尚未建立,在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发展方面尚需进一步解放思想。

  “务实有效的组织机构非常关键。”我市社科专家范景致建议,打造“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要处理好区域中心城市与县市区的关系,搭建统一规划整合平台、龙头带动平台、招商引资建设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四大发展平台”,理顺管理运营机制,设立文化经济一体化统筹机构和运营管理机构,促进文化经济产业匹配发展、协调发展、有效发展。

  产业格局的“思”与“谋”

  长期从事财经工作的范景致近几年致力于文化产业研究,他综合运用SWOT分析法、产业经济学、财源建设学、投融资管理学的知识,结合焦作实际,以“为什么办事、办什么事、如何办事、谁来办事、钱从哪里来”5个W为逻辑架构,系统思考并建设性提出了焦作市发展文化经济产业暨打造“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的方式、方法。即以自然生态为基础、以“山水拳药”为支撑、以厚重文化为底蕴、以休闲观光和太极拳培训为亮点,追求“资源品牌化、品牌资本化、资本产业化、产业市场化、市场规模化、规模效益化、效益价值化”,构建由“全价值链大太极经济产业、全业态大健康文化产业、全境域大旅游产业、高品位城市大文化产业”4个板块组成的焦作文化经济一体化产业大格局。

  资源是有限的,地域是有限的,文化也是有限的,但人的思路、创意和精神是无限的。“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市委、市政府为全市人民确立了一个远大目标。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戮力同心、埋头苦干,一个以“中国养生地、世界太极城”为标志的“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创新创富焦作样本”一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