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山阳镜像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在成都“耍”太极的刘小胖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2015年10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成都“耍”太极的刘小胖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影报道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0月5日,刘小胖(右四)在成都天府广场为弟子传授太极拳拳法。
  ⬇刘小胖和爱人崔金金教5岁的女儿习练太极拳。
  ⬆刘小胖向最小的弟子、来自北京的杨苏乐为传授太极拳拳法。
  ⬇10月4日,刘小胖(右)和来自上海的太极拳爱好者张洪铭在成都琴台路文化公园切磋太极推手技艺。
  ⬇成都市民在习练太极剑。
  ⬇看看谁的拳法好。
  ⬇10月6日,在沙河公园习练太极拳的成都市民热情高涨。
  ⬅成都市民在习练四十二式太极拳。
  ⬅十月七日,成都市民在东湖公园习练太极拳。
  ⬇刘小胖(左)和弟子在习练太极拳。
 
   

  太极拳文化博大精深。在四川成都,习练太极拳的人很多。

  清晨的天府广场,放眼望去,随处可见习练太极拳者的身影;夕阳西下,晚风习习,人们沉醉于太极文化带来的身心愉悦,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

  天府广场是成都地理位置的中心。资料记载,天府广场在最初设计时叫太极广场,太极八卦图构成元素中的中部曲线将广场自然分为两部分,呈现中国传统太极文化和西方园林艺术融合的效果。后因种种原因,该设计项目被迫搁置。

  如今,发源于焦作的太极拳在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成都已深深地根植于市民百姓的心田。一段时间以来,太极武馆相继成立的消息在成都偶见报端,而真正“耍”出名堂并将陈家沟太极拳发扬光大的,刘小胖是个代表人物。

  “耍”本身是个动词,有玩耍、戏弄、施展的意思。而在成都,“耍”是一个具有特殊含义的方言词汇。

  出生于1980年的刘小胖,魁梧高大,是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正宗传人,8岁随舅父陈俊凌习练家传陈式太极拳拳法,经20余年不懈的勤修苦练,其理论清晰、功夫纯正,擅长陈式太极拳各种内外功法、套路、推手、散手、器械,尤精于老架、小架,为小架主要传人之一。

  10月4日清晨,记者与刘小胖相约成都琴台路文化公园,刘小胖要在这里为两位特殊的弟子传授太极拳。

  这两位弟子一个叫杨苏乐为,今年才5岁;另一位叫杨晗,是杨苏乐为小朋友的父亲。

  “我在北京工作,这次趁国庆长假回祖籍,带上儿子一起慕名拜师。”杨晗为能找到好拳师而笑逐颜开。

  刘小胖现任国家一级体育指导员、陈家沟太极拳(成都)传习中心总教练。

  2006年,已经多次荣获国际太极拳擂台赛男子太极推手75公斤级和80公斤级金牌的刘小胖和女友崔金金来到蓉城,创办了陈家沟太极拳(成都)传习中心,弘扬太极文化。

  “刚来的时候,吃饭和租房的钱都成了问题,最困难时,我们连着吃了一周的大白菜。现在一切都好了。”现已是刘小胖妻子的崔金金动情地说。

  刘小胖的成都学生和弟子很多,他们取得了连续三年囊括成都太极拳推手擂台赛前5名的好成绩。王永刚就是优秀的弟子之一,身为公务员的他业余时间苦练太极拳拳法,目前在成都也赫赫有名。王永刚还将刘小胖老师请到单位,教授同事习练太极拳。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刘小胖教授太极拳拳法很是严格,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制订了不同的培训方案,全身心投入,一招一式严谨认真。

  “人人各具一太极,但看用功不用功,只要日久能无懈,妙理循环自然通。”正如陈式太极拳实战歌诀说的那样,在太极热潮中,刘小胖和他的弟子勤学苦练,激情飞扬。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