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人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行各业职工无疑应充分担起创业、创新和创造的责任并成为主力军,各类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也必然会成为推动技术创新的阵地,展示职工技能智慧的平台。近年来,温县总工会顺应发展需求,在不同类型企业中选择13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分别建起了劳模技术创新工作室、班组长技术创新工作室、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通过劳模示范带动、班组长引领传帮带作用,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创新形式应“四位一体”
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活动应该是多方面的,不能只是单一的某种形式创新,否则会直接影响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成效。因此,其创新活动应始终坚持达到“四位一体”,即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四种形式。这四种形式既属智能型竞赛范畴,又是创新工作室的必要内容,缺一不可。在创新实践中,绝不可偏重或忽视哪种形式,必须加以引导,使四种形式有机融合、相互给力,形成着力创新的切入点、突破口、创造力。工作室创新的过程足以证明,任何一种创新,绝非凭空而生,都是以问题为导向,由建议而引起,再进行充分论证确定创新方案后,实施具体攻关、革新,创造操作方能出成果。
创新范围应广泛
创新方式具有广泛性,才能有利于技术创新参与者解放思想、扩大思维、敢于想象,去放手创新。创新课题要广泛。企业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提升提高、产品结构调整改进、品种改良开发、能源材料节约、生产工艺、检验方法、劳动及环境保护、安全医疗卫生技术物运储藏、养护及设计统计计算机技术、工具设备仪器装置的改进、科技成果推广、管理方法手段创新应用、引进设备及技术的消化吸收等,都应该成为创新工作室思考和实施的课题。参与创新职工要广泛。要通过创新工作室的逐渐引领,吸收更多的职工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参与到创新、创造实践中来,形成人人有创新、个个会创造的浓厚氛围。如温县大江化工有限公司、保和堂制药有限公司两个企业,分别投入100余万元进行污水处理,实现循环应用和排放达标,收到明显效果。海盛公司通过自主研制皮革生产配方,开发生产出多种不同品种、花色的皮革产品,投放市场后很受欢迎。
创新重点应有针对性
创新活动既要在广泛中找准针对性,又要在针对性上扩展广泛性。各个行业、企业都有其制约发展技术的“瓶颈”“致命点”,只有瞄准这些急迫难题,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增效、发展的障碍,才能取得高、快、好的创新成果。因此,要充分发挥工作室成员能人集聚、骨干荟萃的优势,围绕企业长足发展,进行切合实际的针对性创新,使创新活动成为“纲举目张”的牵引力,成为“牵一动百”的传动器,成为企业发展新的增长点,让企业在创亮点、显特色、创品牌、市场占有率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创新成果应及时转化应用
技术创新、创造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转化应用,使之产生新的、巨大的先进生产力,绝不能唯创新而创新,或者创新成果无人问津、成了让人观看的摆设样品,工会要协助企业及时做到交流推广。对已具备申请专利条件的,及时指导申请专利;对能在本企业产生、技术岗位、管理层面推广应用的,及时形成落实决策,人、财、物到位组织实施,尽快产生企业新的经济效益。2014年,温县共受理专利105个,授权82个,有效保护了技术开展项目的专有权和有偿转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