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专电(记者刘硕)由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主导建设的“首都国际人才港”项目16日在京启动。该项目预计投资263亿元,采取“社团牵头、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模式,旨在成为高层次国际人才创新创业的平台。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马文普介绍,“首都国际人才港”前期重点布局“一港三园”,包括建设“网络安全谷”“健康金融区”“人才产业区”等五大引领性项目。
“首都国际人才港”计划通过营造特有环境、打造特色平台、试行特殊政策、提供特有服务,加强人才交流合作,推动创投事业发展,促进科技要素流动,锻造创新创业的人才链、资本链和产业链,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引擎和加速器。
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表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创新驱动等重大国家战略,国际化人才是当务之急、长远之需,建设“首都国际人才港”,开发国际人才资源,是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也是破解首都“城市病”的关键。
马文普介绍,将先期在北京运河边、深圳前海湾、珠海大横琴山等经济发达和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布局“国际人才港”,打造国际人才来去自由的“软口岸”,建设吸附和集散境内外创新资源的“中转站”,为国家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营造良好的国际人才创新创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