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一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向全方位多样化工业格局的成功转变,是我市近年来通过质量提升调整经济结构带来的喜人变化:
——去年,我市十大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67.2亿元,增长12.9%,高新技术产业与新兴产业年均增速分别为24.0%、18.2%,我市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我市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5.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实现了100%,我市的产品质量更加安全;
——全市新开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建筑工程验收竣工合格率均达到100%,中心城区新建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和实施率均达到了100%,新型墙材应用率达到了99%,我市的工程质量更加让人放心;
——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由718项压减到136项,压减量居全省首位,同时市重点项目并联审批时间由300个工作日压缩到40个工作日以内,我市成为全省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市和首批全国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标准化试点市,我市的服务质量更加让人舒心。
“经济转型新时期,质量工作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保生态、惠民生中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我市始终把质量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坚持把质量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系统性的工程常抓不懈,贯彻落实质量强省战略,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有效提升了全市质量安全总体水平。在重视质量、提升质量的引领下,焦作正在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10月12日,省政府质量工作考核组对我市质量工作进行了考核,在考核工作汇报会上,副市长李海松介绍道。
“五个到位”筑牢质量工作之基
政府重视到位、部门协作到位、政策激励到位、考核督查到位、宣传发动到位,“五个到位”为我市质量工作更好地开展夯实了根基。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始终把质量发展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自2009年起,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了质量立市战略,成立了领导小组,印发了实施方案,完善了质量工作长效机制。截至目前,我市已出台质量工作纲领性文件34个。为营造质量共治的氛围,市政府将质量工作纳入政府重点工作、责任目标考核体系、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中,建立联席会议、联络员和质量状况分析报告等制度,强化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联动,有效推动了各行各业质量提升活动的开展。同时,我市每年投入7000万元用于扶持质量建设,通过设立市长质量奖、名牌产品等11个奖励项目,充分调动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据介绍,我市连续5年将质量工作目标纳入对县市区政府年度考核体系中,并与经济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为营造重视质量、关注质量、享受质量的社会氛围,通过开展领导在线访谈、专题采访,组织质量交流论坛、质量月、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大力宣传质量工作。
“四个抓手”打造经济发展之质
标准是质量的灵魂,创新是高质量的基石和源泉。近年来,我市以建设质量强市为突破口,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自主、政策支持等手段,抓品牌带动、抓标准引领、抓创新驱动、抓企业主体,培育和扶持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行业地位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为我市经济升级提供了支撑。
“我们公司始终把服务质量放在第一要位,以高标准对服务质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控,打造焦作服务品牌。”在谈及质量工作在服务业中的影响时,焦作影视城负责人说。去年,我市旅游综合收入达262亿元,增长12%,服务质量的提升,让游客在游玩时更加舒心。
如今,强化品牌培育、积极运作品牌、精准经营品牌已成为打造“焦作制造”的重要手段,风神轮胎、河阳汽缸套、铁棍山药等一张张名片,让焦作熠熠生辉。在推动知名品牌的示范、引领、集聚和辐射效应的同时,我市以建设质量强市为推手,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形成了以技术、标准、品牌、服务为核心的质量新优势。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和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制修订了70多项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在国际同行业发出中国声音;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同行业内,第一家实行了国内外统一的环保标准,实现了子午胎系列产品绿色制造,并在联合国第三届“绿色工业大会”上进行了典型经验介绍,获得了联合国的认可;云台山景区荣获了首批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首届省长质量奖、国家级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全国质量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等称号。
“三项整治”创建发展环境之优
产品质量安全出重拳整治、工程质量安全动真格整治、服务质量下大力气整治,我市着力优化质量发展环境,推进经济新常态下质量的提升,让焦作制造迈向质量新时代。
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优化质量发展环境,我市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先后组织开展了“双打”“质监利剑”等行动,严查彻办重点产品制假售假大案要案,保障了食品、农资、药品、医疗器械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质量安全;开展专项整治,严查住宅、南水北调、郑焦铁路等工程质量,保障了民生及重点工程质量安全;优化旅游服务,重点整治“霸王合同”、强制购物、搭配消费等不规范经营行为,在全省率先开通旅游执法部门官方微信,拓宽游客维权投诉通道,有效保障了我市旅游市场的秩序。
“三个注重”保障质量发展之果
质量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永恒主题,是发展之策、为政之道、民生之重,为构建质量社会共治局面,我市从注重建设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社会诚信体系入手,保障质量发展成果。
“为建立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近年来,市、县两级政府实行了质量安全许可准入制度、专项整治制度、日常监督检查制度、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建立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强制市场退出机制以及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发布平台。”市质监局局长、市质量立市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小平说,“通过‘实施四项、建立两项机制,建设一个平台’,进一步强化了质量安全监管,保障了质量安全。”
为保障产品质量,市政府先后投资1亿元构建了由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8个省级质检中心、11个县级检测站、24个乡镇检测站组成的质量安全监测服务平台,提升了全市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同时,努力打造诚信社会,加大企业信用数据库的建设力度,完善企业质量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了信用资源互通共享的信用信息平台,客观、公正、公开地反映企业的质量信用状况。目前,我市公示内资企业15406户、外资企业292户,公示率达到66.8%,录入企业质量信用信息2220条。
质量是发展之基、兴国之道、强国之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始终立足质量谋发展,打造质量焦作;锁定质量护民生,铸造安全焦作;依靠质量促竞争,塑造品牌焦作,迈向质量工作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