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玉米秸秆、玉米苞叶找出路是秋季禁烧的关键。武陟县乔庙乡创新工作方法,用“一点三长”禁烧新机制破解了这个老大难问题。
乔庙乡是农业大乡,全乡总面积54平方公里,有29个行政村、5.1万人和5.98万亩耕地,其中玉米2.4万亩,禁烧任务重、压力大。为此,今年该乡组织玉米收获机50台、秸秆还田机150台投入到三秋生产,秸秆还田1.9万亩,青贮5200亩,减轻了全乡的禁烧压力。
玉米苞叶是秋季禁烧工作的最大隐患。为破解这个难题,该乡在总结近年来秸秆禁烧经验的基础上,在全乡推行了“一点三长”秸秆禁烧新机制。
“一点”就是指玉米苞叶集中堆放点。该乡各村都设立了不少于两个玉米苞叶集中堆放点,设置了明显标志,安排专人负责看守,并及时用黄土进行掩埋。工作中,各村工作人员通过张贴告示、入户通知等形式,告知群众堆放点的位置,确保群众自觉清运玉米苞叶,有序堆放。
“三长”指街长、路长和区长。街长由党员、群众代表或保洁员担任,每人负责一至两条街,通知家家户户将玉米苞叶及时按规定运送到玉米苞叶集中堆放点,严格保证日产、日清、日处理;路长负责主干道和村干道的玉米苞叶处理,严禁玉米苞叶乱堆乱放;区长按照“责任前移、重心下移”的工作原则,实行村组干部、党员多级分包责任制,把所有干部分包到“责任田”,并为每个地块确定一名区长,由村干部担任,统一负责该地块玉米苞叶的清理和玉米秸秆的随收、随切、随耙,确保苞叶、秸秆粉碎还田,严禁出地。
“一点三长”不是摆设,各村都统一绘制了禁烧“作战图”,标出了“责任田”位置和责任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工作职责等信息。“三长”每天都工作在街头、路边和“责任田”里,把住了秸秆出地的关口,杜绝了玉米苞叶、秸秆乱堆乱放的现象。今年三秋生产以来,该乡主干道和村头路边看不到苞叶和秸秆,方便了群众出行,保障了道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