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丰舒潍 通讯员郎昆)今年年初以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倾力归集,强化贷款,创新财务管理运作模式,在保障足额放款的同时,充分利用定期存款的资金安全和利率优势,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截至9月底,2015年全市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已完成10128万元,提前3个月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创下历史新高,与2014年增值收益10457万元基本持平,预计今年增值收益将达到1.2亿元。
有关业内人士指出,在今年贷款利率4次下调的形势下,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仍能实现较好增长,主要得益于今年我市住房政策、公积金政策放宽灵活,大大促进了我市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的快速增长,从而带来较大的贷款收益。数据显示,今年7月、8月、9月,我市住房公积金贷款屡创新高,连续3个月实现递增。其中,9月份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36405.7万元,环比增加59.3%,同比增加395%。与此同时,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仍能实现较好增长,还得益于该中心创新财务管理,科学精细,使资金运作安全高效,确保了资金保值增值。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住房公积金管理不以赢利为目的,该中心把当好资金管家为己任,不仅服务群众、服务经济发展,还发挥积极主动性,努力扩大业务量,提升资金运作水平,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咬住发展不放松,努力扩大业务量
近年来,该中心紧紧围绕“大、活、优、强”做文章。“大”,即做大规模,扩大制度覆盖范围,增加缴存人数,做大资金总量。截至目前,我市缴存人数有26万余人,住房公积金归集余额54亿元。“活”,即将政策做活,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今年年初至今,该中心连续出台装修贷款、异地贷款、组合贷款等26项住房公积金优惠政策,增强职工购房能力,缓解职工购房压力。“优”,即将服务做优,以服务吸引群众,以服务带动业务。近年来,该中心积极开展各项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创建服务品牌,全力打造高智能、高安全、便管理、零风险的数字化住房公积金系统,基本实现服务智能化,使群众能够更加方便灵活地使用住房公积金。“强”,即将管理做强,提高资金运行质量,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严格控制风险。按照经营政府的理念,统筹各个行政要素资源,使资金运转的速度和效益得到了提高,住房公积金归集额由2010年的6.5亿元提高到今年(预计)的15亿元,住房公积金归集总额由2010年的27.3亿元提高到今年(预计)的83亿元,发放贷款由2010年的4.3亿元提高到今年(预计)的17亿元,个贷率由52%提高到现在的82%。
改革创新破难题,提高资金运作水平
2014年,作为河南省第一个试点,该中心对受托银行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调整,通过招标将11家受托银行调整为4家归集银行和4家信贷银行。归集银行的减少,能够使住房公积金集中存放、集中管理,实现了集约规模与统筹调度。这种管理方式将资金“化零为整”,盘活了存量资金,并且各银行在投标中对存款利率给予了最大上浮和项目合作,不仅提高了存款收益,还大大增加了银行与该中心的合作成本,廉政风险大幅度降低。与此同时,该中心改变以往县市区独立核算、市县二级财务管理模式,实行市本级大财务管理,取消县级财务,实行县市区账户零余额管理,即县市区管理部所有银行账户的住房公积金资金当日全部上划至中心市本级,县市区管理部账户资金每日清零,由中心集中管理,各县市区及市本级所有业务的财务支付均由中心直接支付,由中心财务部门集中行使支付权。在新一代数字公积金系统的支持下,该中心建设自主结算平台,实现资金时时到账、时时对账、日清日结。根据今年资金运行情况,该中心因势利导,合理调整存期结构,科学制定活期、定期存款比例,制定合理的定期存款到期时间,以满足各项资金运用,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由2010年的2580万元,提高到2014年的10457万元,今年前3季度已完成增值收益1012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