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多数客商投资意愿不强等不利影响,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焦作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如何走出去与外面的企业对接?如何尽快让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今年年初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市上下围绕“三三三”招商布局,不断拓宽招商渠道,健全各项招商推进机制,掀起了新一轮的招商引资热潮,为我市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基础。
何谓“三三三”招商?即三大区域招商(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等地区)、三会招商(行业协会、外埠焦作商会、焦作外地商会)、三大招商重点(文化旅游、科技、电子商务)。
谁抓好了招商引资,谁就抢占了快速发展的先机;谁走在了对外开放的前列,谁就占领了发展的高地。为此,各级各相关部门围绕我市主导产业招大引强的目标,以文旅创意、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结合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新材料等行业,进行有方向、有策略、有目标、有重点的产业链招商,提高了招商引资的精准度。目前,我市先后引进了投资30亿元的武陟大封黄河湿地公园项目、深圳亚太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的温县中原电商城项目、广州和新实业有限公司在沁阳投资6亿元的汽车养护用品项目、年产1万吨矿用设备配套部件项目等一批优质项目。截至8月底,全市新引进市外境内项目552个,总投资862.6亿元,其中新引进省外境内项目195个,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361.2亿元,同比增长8.7%,资金额居全省第四位;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家,合同利用境外资金6273万美元,实际利用境外资金1.95亿美元。
同时,我市紧扣招什么商、引什么资、怎么做这一发展思路,把眼光投向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瞄准融资能力较强、有上市背景的企业,实现点对点招商。在10月16日举行的焦作市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签约活动中,我市共签约项目32个,总投资217.86亿元;在8月份我市组织的珠三角产业转移专题对接洽谈上,我市共签约25个项目、总投资220.92亿元、合同资金219.42亿元,目前已开工项目20个,到位资金11.5亿元,项目履约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分别达100%、80%、5.2%。
我市积极主动参与国家、省级活动,按照对接一批、意向一批、签约一批、推进一批的目标,由市领导亲自挂帅,积极开展市、县的小分队招商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第九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我市共签约9个项目,总投资115.58亿元,合同资金115.08亿元,目前已开工项目8个,到位资金16.3亿元,项目履约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分别达100%、88.9%、14.1%;在第九届中国(武汉)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我市共签约4个项目,总投资45.5亿元,合同资金45.5亿元,已开工项目3个,到位资金1.3亿元,项目履约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分别为100%、75%、2.9%;在豫沪产业转移合作系列对接活动中,我市共签约11个项目,总投资65.46亿元,合同资金64.36亿元,已开工项目9个,到位资金1.9亿元,项目履约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分别为100%、81.8%、3%;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我市共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24.8亿元。
对在外创业经商的焦作籍企业家招商,也是我市招商工作的特色举措之一。据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很多在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地区创业经商的焦作籍企业家都非常关心家乡的发展,对于回乡投资具有较高的热情。为鼓励外来投资者和本土企业家利用人脉关系、行业资源开展延链招商,推动更大规模和更广范围的战略合作,自今年5月份以来,我市大力开展各类商会、协会的组建工作。截至9月底,全市先后组建本地商会、驻外商会、行业协会77家,其中行业协会61个、商会12个(包括异地商会8个)、驻外商会4个,正在筹建的商会13个。据不完全统计,自7月份以来,全市通过商会、协会已对接洽谈项目23个。
虽然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大招商、大开放的要求相距甚远。在下一步招商引资工作中,一要继续推进“三三三”招商工作,完善“三三三”招商布局协调机制,加快各类商协会组建工作;尽快研究制定出台招商引资项目引荐人奖励办法,进一步调动各类商协会招商的积极性;完善驻地招商产业链招商工作机制,提高招商精准度。二要做好京津冀区域招商,对接央企、高校及科研院所、物流、医疗机构等领域,积极承接北京产业转移。三要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四评”(产业集聚度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合法性评估、项目税收评估)工作,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的科学性和聚集度。四要加大签约项目服务跟踪督导力度,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