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今年3月起,我市在全省率先探索“调赔结合”的医疗纠纷调处模式,通过推行医疗责任险和第三方调解,把人民调解与保险理赔结合起来,用市场化、法律化手段调处医疗纠纷,使医疗纠纷快速、有效化解,截至9月30日共受理医疗纠纷57起,其中调解成功41起。
早在2012年我市就开始对医疗纠纷调处进行探索,由市卫生行政部门牵头,成立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医调委),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患方认为,卫生行政部门跟医院是“一家人”,因此不信任医调委的调解。2013年,进入医调委调解的医疗纠纷仅占全市医疗纠纷的10%。
市卫计委主任宁继学称,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是改革医疗纠纷调处机制,将政府抽离出来,引导建立独立于医患双方之外的公正、权威的第三方调处机构,帮助患方理清医疗过程的来龙去脉,引导其依法维权,同时明确医患双方责任,避免处置的随意性。
2014年底,我市探索通过政策引导,以市场化、法律化手段整合资源,建立医患双方平等的对话平台,聘请江泰保险经纪公司作为保险顾问,设计符合我市实际的医疗责任保险方案,并委托该公司招标,最终确定中华联合财险、阳光保险、中国人寿财险、华泰财险4家保险公司共同承保我市的医疗责任险。
今年3月13日,江泰保险经纪公司牵头组建的新医调委成立。新医调委建立了完整的工作流程、工作制度,聘请检察院、法院、医疗事故鉴定办有公信力的离退休人员担任调解员。市卫计委组建了近400人的“医学专家库”,市司法局组建了30余人的“法学专家库”,为处理医疗纠纷提供专业支持。
报案—案件受理—收集资料—评鉴—达成调解协议—司法确认,这是新医调委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的工作流程。当纠纷案件需要进行综合评鉴时,新医调委依据回避原则和专业原则,由患方、院方、新医调委从“专家库”各抽取一名专家进行医疗责任评鉴。医学、法律、调解、保险承保公司、保险经纪人五方相互监督,共同定损定赔。截至9月30日,新医调委共受理医疗纠纷57起,其中调解成功41起,1起终止调解进入司法程序,15起正在调解中。调解后保险赔偿366万余元。
我市推行医疗责任险和第三方调解以来,市直95%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先后参保,医疗纠纷从院内争吵转到院外协商,未发生一起恶性医闹事件,医疗秩序得到保障,患方也实现了合理诉求。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