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在中站区龙洞街道武钢社区,社区志愿服务者张玉枝与其他两位志愿者提着生日蛋糕,往武钢黏土矿工人村6号楼走去。
“和大爷,今天是您的生日,我们来给您送蛋糕啦!”张玉枝站在和大爷门口笑着说。“闺女,赶快进来,又让你们破费了!”和大爷高兴地说。
这位老人名叫和高兴,今年85岁,老人对记者说:“每年过生日,社区志愿者都会上门给俺送祝福和生日蛋糕!”和高兴的子女在市区居住,老人的生活起居缺少人照料,这几年社区志愿者经常来他家嘘寒问暖,像儿女一样帮老人收拾房间,洗衣物,逢年过节还送来慰问品。
送完蛋糕,社区志愿者又来到现年79岁的周九荣老人家里帮其量血压。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老人干净整洁的屋里,周九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受社区志愿者的影响,周九荣每天7时准时起床,来到武钢社区文体中心义务打扫卫生。
这只是武钢社区志愿服务队服务当地群众的“冰山一角”。目前,武钢社区志愿服务队共有7支队伍: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银发志愿者服务队、未成年人教育志愿者服务队、治安巡防志愿者服务队、文体艺术志愿者服务队和科普宣传志愿者服务队。每一支队伍都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开展服务活动,辖区5000多户居民都是志愿者服务队的服务对象,志愿服务覆盖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武钢社区位于中站西北部山区,由于辖区居民以老年人居多,大多数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边,养老问题十分突出。为此,武钢社区志愿服务队结合辖区实际,坚持开展“爱心呼叫”“推拿理疗”等敬老爱老志愿服务活动,且专门建立了紧急呼叫中心和老年理疗室,受到了居民的一致称赞。
武钢社区志愿服务队依托社区紧急呼叫中心,免费为辖区7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发放爱心呼叫器,提供全天24小时志愿服务。老人在需要帮助时只需在家按一下呼叫器,志愿者便会按照电子地图迅速赶到老人家提供帮助。
2013年除夕夜,“空巢老人”郜重均家的水管突然破裂,就在老人急得不知所措时,突然想到了家里的呼叫器,于是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按下按钮寻求帮助。不一会儿,志愿者就赶到家中,帮老人修好了水管。“没想到大过年的,你们提供服务还这么快、这么好,感谢志愿者队伍!”老人拉着志愿者的手连声道谢。
今年4月份的一天,紧急呼叫中心接到了社区一栋居民楼发生火灾的呼叫,社区志愿者李富昌和其他志愿者拿着灭火器赶忙过去救火。当他们听说二楼还有一位“空巢老人”没及时撤离时,李富昌顾不上考虑自身安危,冲入燃烧的居民楼中将79岁的王玉香老人转移到了安全地带。“我当时来不及多想,只想能把老人马上救出来。”李富昌说。
2014年,武钢社区志愿服务队在辖区建成了老年理疗室,邀请焦作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师生每周四定期为辖区老人提供专业理疗按摩服务。志愿服务队将这一项目与“爱心呼叫”相结合,为辖区老人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爱心救助志愿服务体系。
最让社区居民感动的是,去年6月的一天,因群英河水渠断流、社区供水系统损坏导致该社区全面停水,居民生活用水告急。龙洞街道工作人员请示区政府领导后,协调区公安消防队为居民送水。为配合消防队工作,志愿服务队立即制订送水方案,在辖区设置了5个送水点,保证居民在出门100米内就可以取到水。同时,志愿服务队安排5~6名志愿者维持取水秩序,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将水送到家中。直到当年9月份,新的水井和供水管道投入使用,居民家的水龙头才流出了汩汩清水。在这70多天的日子里,社区志愿者每天都出现在送水第一线。
回想起那段难忘的日子,梁平利和其他15名志愿者早已记不清楚帮老人提了多少桶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只要居民每天都能用上水,再苦再累都值得!”梁平利说。
为丰富辖区居民生活,武钢社区志愿服务队组织了各类文体活动、科普讲座,还播放了很多公益电影。武钢社区居民王晓明不仅是一名文艺志愿者,也是歌唱爱好者。2011年,他参加了首届中国农民工演唱会就获得了冠军。近年来,他与其他文艺志愿者一起策划了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在每届社区文化节开幕式上都作为压轴大戏奉献给观众。“社区文化节是居民自己的节日,我们不仅要为群众服务好,还要积极参与到文化演出中。”王晓明说。
在该社区,志愿者之所以能坚持开展好各种服务活动,是因为他们心中怀着一个朴素的想法:爱国先要爱社区,居民利益比天大。
记者手记
近年来,随着志愿服务理念在全社会广泛普及,开展常态化、有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活跃在大山深处的武钢社区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3年,为辖区居民提供各种无微不至的服务。无论在社区广播站、文体中心还是理发店、健身场所,记者都能见到身穿红色背心的社区志愿者的身影。志愿服务队已经成了该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无论是居民家里的电视坏了、狗丢了,还是屋檐下有马蜂窝,只需要一个电话,社区志愿者就会马上赶到群众家帮忙。该社区的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者”这三个字的精神实质,使“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很多受助居民深受感染,也纷纷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社区志愿服务队将志愿服务的星星之火燃成了燎原之势。
在记者看来,志愿服务不仅温暖他人,也凝聚了向善之心,释放出了无穷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