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仕智)金秋十月,我市秋粮生产又传捷报,全市秋粮总产单产双双再创历史新高,秋粮总产139万吨,增加2.6万吨,玉米平均亩产606.9公斤,增产8.5公斤,全年粮食总产有望实现“十二连增”。
今年我市秋粮作物种植面积227.2万亩,其中玉米212.6万亩。夏播以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夏秋并重、协调发展”的要求,及早抓好抢时播种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确保了秋作物的健康生长,为秋粮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10月10日,我市212.6万亩玉米全部收获完毕。全市玉米平均单产比大丰收的去年大幅增加,水稻、红薯等秋粮也呈增产趋势,全年粮食总产有望实现“十二连增”。
今年我市秋粮生产特点鲜明:优良品种全覆盖,玉米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了100%,浚单20、郑单958等优质高产品种占播种面积的65%以上;播种质量高,今年使用的玉米种子有90%以上属于包衣种子;机播、单粒播种、种肥异位同播面积大,单粒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80%,种肥异位同播占总播种面积的64%;播种密度合理,全市夏玉米平均亩穗数4118.8;病虫害防治效果明显,常见的玉米螟、玉米叶斑病等均没有大面积发生;秋粮生产期间风调雨顺,雨量充沛,分布均匀,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没有出现极端高温、大风、冰雹、洪涝等极端性天气。
“好收成缘于好措施。”市农技站站长、高级农艺师王万泉说,今年夏种时,全市组织20万台(套)农业机械投入农业生产,夏种时间短、进度快,实现了抢时早播。全市25个农技推广区域站全部投入使用,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市共组织440名农技人员分包1725个行政村,入户指导5万余次,指导农民11.6万户次,印发技术资料16.9万份。同时,根据不同时期秋作物长势,多次利用媒体为玉米生产支招。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控,全市开展统防统治35.4万亩,病虫害防治总面积累计819万亩次。
“大力推进高产创建,也是今年秋粮丰产丰收的重要动因。”市种子管理站站长、农业推广研究员刘长青说,今年全市共建立秋粮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28个,超高产攻关田51个,涉及农户8.9万个,示范面积39.25万亩。每个示范片均做到了“六有”标准,有创建主体、有行政负责人、有专家负责人、有产量目标、有实施方案、有奖罚措施,并实行“六统一”模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高产集成技术体系,做到了看有典型、学有样板,促进了大面积均衡增产。据悉,全市所有示范片均实现了产量目标,27个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712.1公斤。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