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过后,年过八旬的赵景玉像往常一样走进自己负责的居民小区,挨家挨户走访,这一天他的重点工作是宣传计生政策,通知符合条件的居民带相关证明到社区领取960元的补助金。
赵景玉是孟州市一名退休干部,也是孟州市会昌街道办事处西关社区第三网格的管理员。作为一名热心社区工作的义务网格管理员,他每天的工作是:巡查自己所负责的片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楼院环境卫生是否整洁,协调解决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通过巡查,他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做。
西关社区共有居民893户、17个楼院。该社区在实施“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中,创新机制,围绕“搭建便民服务平台、调处化解基层矛盾”这一宗旨,把社区划分成3个网格,聘请辖区3名离退休党员干部任网格管理员,每个网格还配备了10名志愿者,借助老干部的工作经验和威望等优势,大到传达国家政策、化解矛盾纠纷,小到树枝断落、下水道堵塞等,为居民提供零距离服务。
实行网格化管理,使社区服务由坐等被动服务变为主动上门服务。赵景玉说,过去坐等事上门,现在我们主动下去“找事”,特别是下水道堵塞、邻里纠纷、困难家庭帮扶等问题,解决效果特别好。“现在有问题,我们都直接找网格管理员,办事效率大大提高了,这对居民来说是一件实事、好事。”居民王霞说。
西关社区位于孟州老城区,背街小巷较多,管理起来比较困难。“2013年5月,我在巡查时发现,某小区的一个胡同里,有人安装了锅炉,准备做小食品加工生意,我觉得这就是个‘定时炸弹’,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于是,我向这个人提出小锅炉必须具备安全合格证,相关手续都齐全才能投入生产。”第二网格管理员郑振玉说,“后来经多次劝说,最终这个人拆除了锅炉,消除了一起安全隐患。”
当天,记者翻看了3名网格管理员的党员联系群众工作记录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群众的生活情况、困难问题,也有对小区道路、周边环境卫生、停车等提出的意见及建议。不仅如此,居民反映的事情和社区处理过程、结果,上面也都记得一清二楚。“社区要服务居民,就应当深入百姓,多做群众期盼的事,多为群众解难题。” 该社区主任程冬瑞发现,自从实行网格化管理,社区里抱怨的居民少了,对社区工作的支持力度大了,一些群众过去不愿反映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并解决,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到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