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刚刚结束的为期2个月、共计263课时的针对性培训,苏继忠收获颇丰,他的钳工水平顺利达到中级工标准。
苏继忠,今年46岁,在焦作市英利经贸有限公司干了多年的钳工。虽说他是个老钳工,但由于公司技术革新不断加快,苏继忠感觉有点力不从心。于是,苏继忠成了参加此次培训的54名技术工人中的一员。这次培训,由马村区科技局牵头,专门邀请焦作市技师学院老师进行授课。
原来该区在对企业的走访调研中,发现有像苏继忠这种想法的工人很多,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有力支撑,但许多企业缺乏自主培训能力,师资、项目开发、培训设施设备等投入有困难。因此,该区的企业技能人才职业培训计划就应运而生。
该区不断加强与河南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的联系对接。与河南理工大学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在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申报科技项目、人才交流、科技交流活动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目前,河南理工大学组织专家团先后4次到该区的东星炭电极、英利经贸、中南氨阀等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企业提出了材质改进、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等17个方面的问题,专家现场解答问题7个。眼下,双方正在探索深入合作模式,拟组建博士流动工作站,根据企业的领域和需求,派驻专家到企业跟踪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在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同时,该区与焦作市技师学院开展了人才培训对接工作。
另外,该区科技局还把对全区经济或产业发展有影响的、对科技进步有迫切需求的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难题,形成有特色的服务项目。今年年初以来,该区先后对东星炭电极、中南氨阀等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指导,更新完善了23家企业的科技档案,并优先为重点企业开展人才引进、项目立项、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综合服务。
目前,该区已有11家企业完成了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工作,并有5家成功通过A级备案。该区星鹏铸件的“传动机械复合体行星架的研究与试制”已顺利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