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柏生)路上捡到失物,尤其是钱包,你会怎样做?10月28日中午,焦作日报社的一对父子发现他人遗失的钱包后,一边看守等待,一边报警;失主来后,又共同当着民警的面进行核实,最后物归原主。民警对此种做法给予了肯定。
28日中午下班后,焦作日报社财务管理中心主任李相宜和在报社新媒体中心当编辑的儿子李政阳,一起到市政府机关食堂吃饭。吃过饭后,他们途经人民广场西北角返回单位时,发现休闲凳子上有个紫色的钱包,周围没有旁人。想到这可能是有人落下的,父子俩就在原地等候。等了一会儿,仍没人来找,为了避免将来可能发生不必要的纠纷,父子俩并没有打开钱包,而是选择继续等候,同时报了警。
在等待民警的过程中,一名年轻男子匆匆跑来,说自己丢了钱包。当看到钱包还在凳子上,还有人看守,他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得知看守钱包的两人已经报警,又听他们说了自己的担心,该男子表示充分理解,三人就一起等民警来。
报警10分钟后,民警刘先鑫赶到现场。他听双方说了情况,然后打开钱包检查了一下,就让该男子说说钱包里有什么证件、多少现金等。经核对身份证、驾驶证、现金等信息准确无误后,刘先鑫将钱包交给了该男子。得知“捡”到钱包的李相宜父子是焦作日报社的员工,刘先鑫对他们的做法给予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