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目前,肺癌已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然而,以微创全胸腔镜肺外科为重点的河南能源焦煤中央医院心胸外科,在治疗肺癌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促使新的治疗技术不断开展。最近,该科在肺癌的治疗上又增添了一把利剑——独家实施胸腔镜联合热灌注术治疗肺癌。针对肺癌早中晚期的不同情况,该科分别采取不同的微创和精准治疗手段预防肺癌复发,努力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命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全市独家引进体腔热灌注治疗技术
肺癌积液有“死亡森林”之称,是肺癌中晚期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关乎着患者的生存期。据国外一项研究显示,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在不进行处理的情况下,生存期平均为3个月。在临床上,大约有40%的肺癌患者在中晚期都会发生恶性胸腔积液,手术、化疗、放疗均无法解决这个难题。采取抽、放水等常规治疗,虽可一时缓解,但会使积液产生得更快、更多,并使患者的机体丢失大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导致病情恶化。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体腔热灌注治疗技术应运而生,能够有效杀死、冲洗、清除游离的癌细胞,治疗胸膜种植转移,尤其对并发的恶性胸腔积液有较好疗效。而体腔热灌注技术系统治疗肿瘤的原理,是利用肿瘤细胞对温度的敏感性,令其在特定温度下持续一定时间后自行凋亡,而正常组织不受损害,从而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焦煤中央医院心胸外科在我市独家引进了体腔热灌注治疗技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遏制恶性胸腔积液这一顽症的“法宝”。而且,该科还将该技术与胸腔镜微创手术巧妙结合在一起:首先,该科医生在微创胸腔镜下对胸腔进行探查,剥除包裹胸膜表面的纤维素,松解肺的黏连,使胸腔贯通,并同时可以活检。手术结束后,留置两根胸腔引流管,立即对患者进行胸腔热灌注治疗,并在灌注液里注入化疗药物。
国内首次提出“提前观念”用于胸腔热灌注治疗
“对于肺癌患者来说,一旦确诊,有20%的患者可以手术治疗,80%以上的患者均为中晚期,而在众多晚期癌症患者中,大约有40%的患者会继发胸水、心包积水等癌性积液。”该科主任周海波如是说。
一般情况下,医疗界均是利用体腔热灌注治疗技术,对肺癌中晚期合并胸水进行治疗。该科医生却独辟蹊径,利用体腔热灌注治疗技术,在对早期肺癌患者行全胸腔镜微创手术之后,立即进行热灌注治疗,提前预防肺癌复发及胸腔积液的产生。而这,就是该科医生团队根据钟南山院士的设想,在国内首次提出“提前观念”用于胸腔热灌注治疗理论的成果。
“目前,我们科通过实施胸腔镜联合热灌注治疗技术,已经为数十名肺癌早期手术患者进行了治疗,没有发现一例患者出现短期复发、转移的情况。”周海波说,“此外,胸腔热灌注治疗技术对手术患者还有明显的全身功能唤醒,促进食欲等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仍有一部分早期肺癌患者在手术后病情很快出现复发,使手术效果大打折扣。研究证明,有17%的早期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中有癌细胞残存,这些游离的癌细胞如果没有得到处理,就会像一把沙子一样散在胸腔内,从而产生更多的胸腔积液。”周海波说,“还有一部分早期肺癌患者在术中会发现肿瘤已经外侵周围脏器或血管、淋巴管已经存在癌栓,如果不及时处理,术后病情会很快复发。但是,以前传统的放疗、化疗方法因毒副作用大不能在术后立即开展,体腔热灌注治疗技术恰恰弥补了这个缺陷,其安全可靠,副作用极小且术后能立即开始,能有效预防病情的复发,提高患者的远期效果。”
胸腔镜联合热灌注技术让患者少遭罪
42岁的陈先生患有右侧肺癌,在省级一家三甲医院做了手术一年后便出现大量胸腔积液,出现呼吸困难等并发症。今年3月份,陈先生慕名到该科进行治疗。手术中,该科医生通过胸腔镜探查发现,其胸腔大约有4000毫升的血性积液,整个胸腔都有了转移的癌细胞。随后,该科手术团队在胸腔镜的监视下,完整地切除了纤维素,松解黏连,疏通间隙,并在胸顶和胸底放置引流管。手术一结束,该科医生就立刻对陈先生实施胸腔热灌注术。一周后,陈先生胸腔内的积液没有了,种植转移的微小肿瘤也减少了很多,疗效十分显著。
“创伤很小,只需要插两个引流管,患者基本上感觉不到痛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疗法。”周海波说,“如今,我们采取胸腔镜联合热灌注术治疗中晚期肺癌,不仅让患者少遭罪,而且见效快,控制胸腔积液效果好,复发率低,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因此,我们也期待着,这项技术能够让更多的肺癌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