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每日邮报》一条关于世界卫生组织将把火腿肠、培根列为致癌物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位于法国里昂的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确认将加工肉制品列为致癌物,因有“充分证据”表明其可能导致结肠癌。此外,红肉类也有致癌的可能。
当前,网络上的“癌症话题”铺天盖地,为相关新闻贡献了可观的点击率。“癌症话题”如此火热,一方面说明,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健康状况更加关注;另一方面说明,相当一部分人对此过度敏感,甚至到了“谈癌色变”的地步。
比公众更紧张的恐怕就是国内各类肉制品加工企业了。火腿肠、培根只是餐桌上的一部分食物,人们可以选择少吃或不吃,而这直接关系到相关企业的兴衰存亡。虽然各大企业还没有对此做出正面回应,但相信此时也都在紧绷着神经。比如,双汇集团原副总裁、现双汇品牌顾问刘金涛表示,对世界卫生组织公开发表此类信息深表遗憾,在艾滋病、埃博拉等病毒和疾病尚未控制的情况下,世卫组织又抛出此类肉食致癌的话题,其个人认为,此举完全没有顾及人类发展史和世界历史。从他的只言片语中,我们能捕捉到一丝紧张、愤怒的情绪。
世卫组织的这份研究报告,基于10个国家的22名专家分析了大约800份有关肉类饮食与癌症之间关联的研究。欧洲人在科学研究方面一向严谨认真,应该说此报告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可信度。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可将火腿肠、培根妖魔化。
其实,烟熏肉制品不利于身体健康,这点基本的健康知识大多数人都知道。看看我们身边的朋友,能经得住夏日“啤酒+烧烤”美味诱惑的又有多少人?难道人们不知道冰镇啤酒伤脾胃、烧烤美食易致癌?
而刘金涛的话也是有道理的。纵观人类发展史,火腿肠、培根这类烟熏肉制品伴随着人类发展进化全过程,诸如金华火腿之类的很多肉制品,不但是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甚至已经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在地中海的人有独特的饮食习惯,他们人均食用的加工肉制品数量是世卫组织建议标准的两倍,但像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等地中海饮食习惯国家的人却拥有全球最长的寿命和良好的健康。
柴米油盐酱醋茶,缺少哪一样,我们的生活都会少点“滋味”。而癌症的致病源很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某一种食物就能“一锤定音”。与其我们把火腿肠、培根妖魔化,不如合理搭配膳食结构,少一些应酬,多回家吃饭,让心静下来,让腿动起来。如此,相信癌症会离我们更远些!
期待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与评价,请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观点发给我们,本报将择优刊发读者来论,共同碰撞思想的火花。来稿信箱:jzrbs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