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贺先生致电本报反映,他与朋友两个人在民主路某餐馆就餐时,未使用饭店提供的一次性消毒餐具,最后结账时却被多收了两元餐具费;贺先生拿来账单仔细核对,店方才将两元餐具费退还。
一次性消毒餐具收费是否合理?为何有些顾客没有使用却被收取费用?对此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记者调查 10月17日中午,记者与朋友来到贺先生所反映的这家饭店用餐,看到餐桌上已摆好消毒餐具。消毒餐具让顾客自行拆开使用,营业员没有告知是否收费,记者与朋友也没有使用。结账时,记者核对了账单,发现饭店收了记者与朋友每人一元的餐具费。记者提出疑问,收银员尴尬地说:“少收两元钱吧,以为你们用消毒餐具了。”
无独有偶,锦祥商业街大排档的情况同样如此。有顾客索要发票时,饭店就以不收取消毒餐具费为条件,让顾客放弃开具发票。记者发现,很多顾客在结账时根本不对账单,饭店则按人头,每人加收了一元钱的消毒餐具费。而这似乎已成了餐饮行业的“潜规则”。
记者采访时,不少人虽然对消毒餐具收费感到不满,但在消费时并没有在意。市民吴先生说:“一顿饭吃下来,顶多也就多收几元钱的餐具费。有时候即使没有使用消毒餐具,结账时也被加了进去,自己却不知道。”
一些饭店则表示,一般来吃饭的顾客都会使用有偿餐具,因此在结账的时候,饭店会习惯性地把这个钱算进去。如果顾客确实没有使用并且告知,饭店会退还这个费用的。
消协声音 其实,早在2007年,中消协就表示,餐饮企业向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的就餐环境和餐具等配套服务,不应另行收费。
市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饭店将这些配套服务改为收费服务,实质是变相降低与消费者约定的服务标准,转嫁随附义务,违背了餐饮业的诚信原则。众多消费者在就餐时为了避免与经营者发生冲突而被迫接受额外收费,这使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受到侵害。部分餐饮企业的类似行为是巧立名目重复收费,应予抵制。消费者即便使用了收费餐具,也可拒绝付费;如果餐馆强行要求消费者支付该费用,消费者可拨打“12315”进行投诉。
律师建言 就此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河南理工大学政法学院张付领教授。他认为,餐具作为餐饮过程中的配套服务,商家原则上不应对此进行收费。如果饭店等到结账时才告知顾客餐具要收费,这侵犯了顾客的知情权。餐馆不提供免费餐具,只提供收费的消毒餐具,这侵犯了顾客的选择权。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受法律保护,餐饮服务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或借口向消费者强制收取消毒餐具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