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怀川人物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潜心骨科写精诚
世相漫话
莫让暖心事寒了心
用市场的力量治理酒店乱收费
相亲:父母更比儿女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5年11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潜心骨科写精诚
——记解放军254医院骨科主任、南开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王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王平通过影像资料分析患者病情。 本报记者 陈作华 摄
 
   

  核心提示

  他是身着军装的白衣使者,既担负为广大官兵服务的卫勤保障任务,又承担为民服务的社会医疗职责,“医患关系零距离、医护质量零缺陷、医疗保障零障碍”是他的行为准则和工作目标。

  他是一名骨科专家,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作为自己的专业追求与职业操守。一切为病人着想,他竭尽所能为病人保全肢体,排除假象找准病源,在骨科临床上写出了一份份军医精诚的答卷。

  他就是从我市走出的解放军254医院骨科主任、南开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王平。近日,本报记者专赴天津,探寻这位焦作老乡的军医生涯。

  本报记者 陈作华

  奋起直追跳龙门

  因为傍晚插进一台急诊手术,采访王平的时间延迟到当日22时以后。

  “一天做了3台手术,他还有精神接受采访吗?”然而,当记者带着疑问走进他的办公室时,看到的王平依然精神抖擞。

  王平所在的医院是解放军254医院。这是驻天津市唯一的一所军队三级甲等医院,现为南开大学医学院。

  王平现任该院骨科主任,一周平均要做十几台手术,一天做两三台手术很正常。因手术结束晚,值班室就是他第二个家。“你今晚怕是又要把值班室当家了,因为采访需要的时间相当于一台手术。”记者对王平打趣地说。

  1969年,王平出生在我市一个干部家庭。他说,自己在读高中之前还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上初中时,他家在火车站附近,可读书的学校离家远,那时候没有自行车,每天往返学校两个来回都是步行,而这一路上大都是跟同学打打闹闹,有时候这种打闹还延续到课堂上。

  “在一堂英语课上,我用橡皮子弹射人,老师对我进行了严厉批评。我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当场把英语课本撕了个粉碎。当然,我的英语成绩也好不到哪里去。”王平在回忆儿时生活时说。

  “初中毕业后,父母看我不是学习的料儿,怕是高中都考不上,就打算让我去商店当营业员。我突然醒悟了——我还要继续上学。于是,我开始拼命复习。”王平说,“我从早到晚闭门读书。母亲看我手里只有一本书,且不知道那是综合复习资料,便对我说:‘你就装模作样吧,整天只抱着一本书看,怎么能考好?’”

  这次,王平让母亲意外了一回——他考上了高中。入学后,他发奋学习,先是当了班里的劳动委员,后来当上化学课代表,每天早上读英语课文,暑假里背单词,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在教室后边的黑板上,老师把他的学习经验登了一整版。上高二时,他从普通班转入重点班,每次考试成绩都位居年级前几名。

  高考时,父亲让他填报财经类院校,他却把志愿全填成了医学专业,且第一志愿报的是一所中医学院。高考成绩公布后,他的实际分数比预估的高了50分。由于部队院校提前录取,他重新填报志愿,于是走进了第三军医大学,成为一名现役临床医学系学生。

  显微外科显身手

  大学里,王平在刻苦学习的同时,担任区队团支部书记,还当了4年的学生会武协主席。原来,高三时他曾学过陈式太极拳,进入大学后又练散打。之后,他组织成立了校园武协,还办起了太极拳培训班。

  1992年,王平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到解放军254医院。轮岗后,他选择到骨科工作。“在大学实习时,我就喜欢骨科了。我的老师是全国知名骨科专家,他的高超医术让我非常敬佩,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像他那样的骨科专家。”王平说。

  在骨科病房工作了3年后,王平再次进入课堂,读硕士研究生,专业为骨外科。那时,显微外科已进入临床发展阶段,王平紧跟现代医学新趋势,半年内在显微镜下做了160只大白鼠神经吻合与坐骨神经缺损修复术。2002年,他前往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进修,向显微外科的纵深领域走去。

  学以致用,立竿见影。王平刚进修完回到医院,便遇上了一个手指断离的伤者。那是一个年轻战士,左手不慎受伤,小指断离已3个小时。当晚22时,该院进行第一例断肢再植手术的无影灯打开;4个小时后,血管、神经全部吻合,伤员的手指恢复了温度;半个月后,这个战士的手指功能完全恢复。

  之后不久的一天夜里,一个家具厂的木工被送进医院。这位木工右手4根手指被电锯锯掉,指体断离已有2个多小时。手术在午夜时分开始,王平在手术台上站了18个小时。他的辛苦换来了这位木工4根断离的手指功能完全恢复,并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还是那一年,一位50岁的天津市民右手拇指不慎被机器钝性切掉。这位爱打麻将的市民叹息道,今后要告别麻将桌了。王平对他说:“不一定。”果然,手术3个月后,这位市民给王平打来电话说,他又能摸出麻将牌上的字了。

  显微外科业务的开展,为众多病人带来福音。如今,王平所在的医院已实施断肢再植手术300多例,均取得了成功,伤者功能恢复效果良好。在一次国际显微外科交流会上,一位美国专家观摩了王平的手术后,称赞他是一位追求完美的医生。

  美国专家称赞王平,是因为大多数医院对指尖断离通常不再进行再植手术,原因是甲根以远部分背侧没有静脉,血管无法吻合。此外,一些医生不在乎伤者的指尖形态恢复,通常采取直接清创缝合的处理办法。王平则借助掌侧静脉重建指尖血液循环系统,能让伤者恢复完美的指尖。这项技术,填补了天津显微外科领域的一项空白。

  越是艰难越向前

  “每当病人的手指有温度了、红润了,我心里就有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王平说,“让所有病人康复出院是我最大的心愿。为此,我力求在骨科领域创造技术优势。”

  骨肿瘤,是骨科的一大病种。恶性骨肿瘤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预后差。对此,身为军医的王平,大胆向骨肿瘤病魔发起挑战,把一个个面临死神威胁的患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一位75岁的患者,6年前因摔倒发生股骨颈骨折,在别的医院做了半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出现髋部持续性疼痛,不能行走,长年靠轮椅代步。2年前,患者因实在无法忍受昼夜不停的疼痛而来到王平所在的医院。王平从患者身上找到了导致疼痛

  的元凶——软骨肉瘤。该患者接受了软骨肉瘤切除和人工肿瘤髋关节置换术后,不但摆脱了病痛,而且很快恢复了自主行走能力。

  骨肿瘤往往会伴随溶骨性破坏,使骨质强度减弱,患者容易反复发生骨折,一些医院索性以截肢方法“快刀斩乱麻”。但是,王平宁愿把困难留给自己,也要千方百计为患者保全肢体。

  4年前,一位60多岁的患者前来就诊。这位患者之前因腘窝部滑膜肉瘤在其他医院接受手术,术后2年肿瘤转移至股骨,并发生病理性骨折,医生建议他做截肢手术,但病人及家属均不接受。此后,该患者就一直卧床不起。一次,该患者家属无意中看到王平所在医院的骨科宣传栏,遂找到了王平。王平为该患者实施了肿瘤切除+股骨内固定+骨水泥充填术。术后3天,该患者就能拄拐杖下地活动了。现在,该患者仍生活正常。

  王平说,很多病人是在骨科首诊中发现骨肿瘤,继而深入检查才找出原发病灶的。所以,对待患骨肿瘤的病人务必要寻根究底,搞清楚是原发还是继发,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

  曾有一位70岁的患者,因背部疼痛找王平就诊。X光片显示该患者胸椎骨质有破坏迹象,再检查才发现这位老人已患有周围性肺癌,而胸椎骨肿瘤就是肺癌转移所致。王平为他实施了肿瘤病灶切除+椎管减压+脊柱内固定术,术后配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为患者延长了5年多生命。

  近年来,外科学的微创化是医学发展的大趋势。王平把微创手术向脊柱、关节疾病及创伤领域延伸,先后开展了脊柱压缩性骨折微创椎体成形、椎间孔镜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人工膝关节置换、数字导航引导下四肢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等手术,取得了创伤小、恢复快、较安全的良好效果。许多过去要通过硬外麻醉、全身麻醉才能进行的手术,他现在采取局部麻醉即可进行,且取得了与开放性手术一样的疗效,患者术后3天即可下床活动。

  技术没有顶峰,唯有不断攀登。王平说,他是一位行者,要永远走在追求更精、更高、更新的路上。

  欢迎提供采访线索

  《天南地北焦作人》栏目记者联系方式:

  (0391)8797351

  13938163209 QQ:1413787394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