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情深深 山青青
图片新闻
“全域旅游+”高峰论坛在博爱县举行
深入开展“双学双比”活动 凝心聚力建功现代农业发展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中站区:公事该咋办 群众说了算
“地黄村”乡亲奔富路
孟州市打造多模式养老服务体系
孟州市:四举措夯实基层组织建设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黄村”乡亲奔富路
本报记者 原文钊 实习生 贾定兴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孟州市化工镇东光村是当地有名的地黄种植大村,全村几乎家家户户种地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10月27日,记者慕名来到该村采访,可奇怪的是,在村里转了几圈也没有找到一块种地黄的田地,只看到农民在大街小巷晾晒着花生。

  “咱村不是有名的‘地黄村’吗?怎么看不到地黄的影子呢?”在村南的大坝旁,记者找到了该村党支部书记马义军,直截了当将心中的疑惑吐露了出来。

  “俺村人种的地黄都在别村的地里。”马义军笑着说,“因为同一块地不能连年种地黄,每种一季都需要让土地歇几年,所以村里的土地都改种花生了。”

  地黄不能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种植,咋办?“俺村地处黄河滩区,祖祖辈辈都以种花生为生。地黄收获以后,大家可以继续在地里种花生。对于想连年种地黄的农户,村里就鼓励他们到邻近的村镇承包土地种地黄。”马义军说。

  东光村是如何成为地黄种植大村的呢?2002年,马义军任东光村党支部书记后,一直思忖着带领村里人脱贫致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朋友那里得知种地黄经济效益可观,市场前景很好。当年,马义军就在自家的五亩地里试种起了地黄。地黄丰收时,他以每公斤4.55元的价格销售一空。在他的带动下,不少村民都相继试着种起了地黄。

  2003年,“非典”爆发,地黄的药用价值凸显,价格一下子从四五元涨到了7.8元每公斤。当年,该村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地黄种植大军。到2007年,全村人种地黄的热情空前高涨,东光村也迎来了地黄种植高峰,全村5000多亩土地几乎全部种上了地黄。2014年,地黄价格持续飙升,个头大、品质好的地黄每公斤甚至卖到了25~27元,小一点的也能卖到17~20元,东光村越来越多的农户靠种地黄走上了致富路。“如今,全村乡亲在外流转了3000余亩土地种地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人均年收入万元没问题!”马义军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