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过微信、报纸等媒体对“教育名区”战略进行深入解读,在全区已经达成共识;对“教育名区”战略目标任务进行精确分解,各级各部门的职责逐步清晰;辖区各中小学已经围绕要点开始布局谋篇,对“教育名区”战略实施进行破题;加快校改校建步伐,完成10座录播教室装修及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日前,笔者在山阳区了解到,自“教育名区”战略实施以来,该区上下深刻领会《关于实施“教育名区”战略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精神,采取多种扎实有效的措施,稳步推进“教育名区”战略的落实。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据了解,《关于实施“教育名区”战略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下发后,该区先后在《焦作日报》上分别以《打造厚重简约的教育文化》《校长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硬实力》《培育志如山、气如阳的山阳学生群体》4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同时,该区教育局在微信平台上同步宣传。
“响鼓还需重锤敲”。一个月以来,该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郜方正等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教育名区”战略的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深入各校进行认真调研,加压驱动,教育局和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有条不紊地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落实。目前,该区教师体检工作即将全部完成,农村教师新增的补贴金,本月已发放到教师手中,对学校干部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年轻教师给予破格提拔,在全区教育系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另外,该区民办学校和新建公办学校正在做着各项前期工作,学校运动场改造也在有序推进;教育局先后下发了《关于严肃职称评审工作纪律的通知》《关于成立校务监督委员会的通知》《山阳区教育系统政府采购(货物类)工作程序》等文件,对职称评定、校务监督以及政府采购等工作相继建立制度,予以规范。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对“教育名区”战略实施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此,该区在优化学校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为学校干部队伍注入活力的基础上,加强了校长后备干部管理,正在制订《中小学校长提升计划》和《山阳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并采取挂职锻炼、跟岗培训等形式,进一步提升校长队伍素质,不断提升校长的管理能力。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打造人民满意教育是实施“教育名区”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该区教育局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实施方案》,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指导和管理。为了提升教研活动质量,该区开展了“学课标、研教材”专题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活动,引领教师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新课程理念;开展教学节活动,学校教师人人参与,上研究课、靶子课,分学科、分课型打造优质特色课堂,提高了课堂效率。目前,该区已进入区级赛课层面。同时,该区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河南省教育厅关于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通知》等有关师德师风相关要求,并制订了《山阳区中小学幼儿园师德标兵评选方案》。另外,该区还根据学生人数,对各学校的教师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并严格按照编制要求配备老师。今年,该区共交流教师56人,安排39位教师到农村和薄弱学校支教,基本满足了各学校正常的教学需求。在此基础上,该区教育局还制订了《关于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学科德育渗透、德育常规工作、学生自主管理工作、社团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学生电子成长档案、毕业生信息库和阳光大课间等9项内容;积极推进学生自主管理,开展优秀社团评比活动,共评选出优秀社团51个、优秀辅导教师91人。 (樊树林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