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怀川人物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高楼大写“和”与“诚”
焦作市文联原办公楼、焦作市太极体育中心部分房产租赁权拍卖公告
大数据时代更应加强隐私保护
爱心铁棍山药慈善拍卖公告
“车窗抛物随手拍”是一种有益尝试
“狼爸”教育or虐待孩子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数据时代更应加强隐私保护
新华社记者 邹婷玉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数十家消费维权单位近日联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五成的受访者发现“在过去一年中,个人信息被泄露”,通信信息、身份信息、消费信息等隐私被泄露高居前列。为此,大力打击非法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加强个人隐私保护,理应引起相关方面的足够重视。

  这些年来,“大数据”早就从行业走红转入公众视野,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词,当今社会也俨然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确实,置身这样的信息化的大数据时代,人们获取各种数据信息更加方便,生活也变得更加便捷,但这也为不法分子获取他人隐私信息打开了方便之门。

  种种迹象显示,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正在加剧。你刚买个房,装修公司就盯上你;你刚买辆车,保险公司业务员就不停追着你;你刚生个娃,产后护理、宝宝相馆就轮番来“轰炸”你……精准的骚扰,让很多人为之抓狂。媒体还报道过,个人信用卡信息在网上只需花5毛钱就可以买到,令人后怕。

  非法获取他人信息猖獗,一定程度上表明打击力度还是偏软。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等规定可以发现,尽管相关法律法规对遭遇信息泄露的个人主张了权利,如“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也明确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但对于真这样做了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则缺乏更加具体的规定,在现实当中也缺乏有效的执行来让既有规定落到实处。

  治乱要用重典。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加快信息保护立法,对公民信息收集、安全存储不力的企业进行追责,对非法获取并倒卖个人信息的行为施以重罚,形成强大威慑力,方能遏制那些非法获取倒卖他人信息的行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推动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