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当天,市人民医院组织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介入科等科室的专家,在门诊楼前开展了以“关注中年人的中风风险”为主题的“世界卒中日”宣传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因人的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包括脑出血和脑缺血,具有高患病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世界卒中组织从2006年起,将每年的10月29日设为“世界卒中日”,号召全世界人民关注并积极开展卒中的防治。在我国,脑卒中占到我国因病死亡人数的22.8%,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市人民医院专家介绍,《2015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病患者2.2亿人、血脂异常患者2亿人、糖尿病患者0.97亿人。这些人群患上脑卒中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出5~6倍,对这些人群开展有效的综合干预和管理,才能延缓其病情进展。目前,我国有700万左右的卒中患者,每年新发病人数达到了200万,40岁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脑卒中人数达到1148万。2011年,原国家卫生部成立了“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在我国启动了脑卒中筛查和干预工作。目前,该工程已在全国建立了多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今年9月份,中国卒中中心协会授予焦作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牌匾,使该院正式成为中国卒中中心联盟(CSCA)成员单位,同时也成为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
活动中,大家纷纷围到咨询台和宣传台前咨询问题、索要资料,有些人甚至一边请专家为自己检查身体,一边给家人打电话,催促其尽快前来了解情况。更多的人则是就卒中的预防知识、如何管理血压、如何检测血糖、如何控制饮食等方面的问题,向专家进行咨询,生怕漏掉一些关键环节。一位中年男子在等待咨询的过程中,感慨地对记者说:“看到身边的一些亲人和朋友因为脑中风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甚至还失去了生命,让我感到非常痛心。市人民医院开展这样的活动真是太有必要了,我一定要当面向专家请教一下,今后在生活中我该注意哪些事情。”
据了解,为方便脑卒中防治工作的开展,市人民医院特别在门诊楼三楼设立了脑卒中筛查门诊,主要筛查范围和对象为:血压达到或超过140/90毫米汞、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体育锻炼很少、明显超重以及有脑卒中家族史的40岁以上人群。具体筛查程序为,被筛查者在脑卒中筛查门诊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如有必要,再作血常规、血生化十项、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四项、血沉、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脑血管超声、心电图等检查。如有需要,还要进一步作脑血管CT、核磁共振、脑血管造影等检查。
此外,市人民医院现已建成由急诊科、神经内科和外科、介入科、影像科、检验科联合组建的卒中单元,为急性脑卒中患者开设绿色通道,行急诊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治疗、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桥接治疗(动静脉联合取栓、碎栓、支架植入),从而使更多患者获益。
活动最后,该院专家特别提醒,脑卒中完全可以预防,希望危险人群一定要高度重视,并积极行动起来,有效减少发病率,给自己和家人一个美好的未来,为社会减轻更多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