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斌,今天又来俺这儿走访?快到家里坐坐,俺有个事得给你好好说说!”
“韩大妈,您别急!有啥事咱到屋里慢慢说。”
10月30日上午,市公安局中站派出所社区警务一中队民警陈小斌像往常一样在辖区内的新生街走访,正巧遇到在家门口倒垃圾的居民韩淑敏。陈小斌以为韩淑敏家里遇到了难事,赶紧跟着她走进院子里了解情况。
“小斌啊,在你耐心的帮助下,我侄子的变化可大了。现在,他不仅不在外面惹是生非,而且在郑州开了一家礼仪公司,自己完全可以养活自己了。这都得感谢你啊!”韩淑敏高兴地告诉陈小斌,她的侄子现在也比以前懂事了,有空的时候还经常回来看望她。
“韩大妈,这都是我分内的工作,没啥可感谢的。”陈小斌说。
韩淑敏和陈小斌的交情,还要从陈小斌刚上班时说起。2003年,陈小斌从警校毕业后成为中站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他在走访时得知,韩淑敏的侄子从小在她们家里生活,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给孩子的内心造成了不良影响,经常与人打架斗殴。
陈小斌了解情况后,经常找韩淑敏的侄子聊天,进行思想教育。经过不间断地谈心、开导,韩淑敏的侄子逐渐有了变化,和陈小斌成了朋友,最终转变为一名自主创业的优秀青年。这也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在陈小斌眼里,社区是个大家庭,辖区内的任何一位居民,他都会全心全意地提供服务。
走上工作岗位不久,陈小斌在一次走访中了解到,辖区内采煤街居民杨启莲已经80多岁,寡居在几间简陋的老房子里,仅靠每月100多元的低保金度日,生活十分困难。陈小斌得知老人家里有两间闲置的空房,就多方帮她联系租户,为老人的生活增加了一笔稳定的收入。逢年过节,陈小斌都会主动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到杨启莲家中探望,后来干脆认老太太做了干娘。
2013年的一天,杨启莲不慎摔伤,导致左腿骨折,昏迷不醒。正在社区走访的陈小斌接到老人邻居打来的电话后,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往老人家中。在群众的帮助下,陈小斌把杨启莲送到中站区人民医院抢救,并为干娘垫付了5000余元住院费。在6个多小时的抢救过程中,陈小斌始终没有离开抢救室门口,直到得知干娘脱离了生命危险,他才松了一口气。在杨启莲住院期间,陈小斌一边工作,一边照顾老人的一日三餐,许多不知情的医护人员和病友都夸老人有福气,有这么一个孝顺的好儿子。
去年,杨启莲去世了,陈小斌跑前跑后一连忙了几天,为老人操办后事。如今,采煤街的居民只要一提陈小斌,都会竖起大拇指说:“小斌真是居民的贴心人,大家都为身边有这样好的社区民警感到高兴。”
陈小斌不仅想方设法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而且当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时候,他同样会挺身而出,制止犯罪。2009年的一天,陈小斌在上班途中发现许多群众在围观一辆出租车,赶紧上前了解情况,竟然见到一位居民坐在出租车驾驶室里,一手拿着汽油瓶,一手拿着打火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危险。
在这危急时刻,陈小斌第一反应是要稳定这位居民的情绪。他主动上前与这位居民交谈,了解到其曾被这辆出租车撞过,因赔偿金迟迟不到位而产生了报复心理,才当街拦下了出租车。事情经过问清楚后,陈小斌立刻将站在一旁的出租车司机叫过来,当着这位居民的面,对出租车司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之后,陈小斌示意闻讯赶来的同事继续安抚这位情绪激动的居民,自己找准机会将汽油瓶夺下,化解了这次危机。
12年来,陈小斌帮群众垫钱、化解危机的例子不胜枚举,也使得他的妻子每天都为他提心吊胆。每当妻子抱怨的时候,陈小斌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一句话:“谁让你的丈夫是一名人民警察呢!”
记者手记
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陈小斌并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但他却用工作中点点滴滴的小事,践行着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执着的力量:忠诚。十二年如一日,陈小斌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成长为一名人民满意的好警察。
无论是帮助辖区里的困难群众排忧解难,还是自己掏腰包为群众救急,他都把每一件小事做得细致入微。面对危险,他没有因自己只是一名社区民警而退却,而是奋勇向前,挡在人民群众前面。
在别人看来,社区民警没必要付出那么多。但是,陈小斌却从来没有这样认为过,他始终坚信:只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要能用行动赢得群众的认可,自己付出再大的艰辛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