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钟指向17时30分,阿亮(化名)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他关上电脑,收拾好随身物品准备去食堂吃饭。11月2日,为淘宝云客服工作了6个小时后,阿亮有点儿累了。
“等等我,咱们一起去吃饭。”与阿亮一起工作的同伴喊住了他。
“好!”回应一声后,阿亮在心里计算一天的收入:“6个小时,每小时15~18元,今天大约赚了100元钱。”
阿亮今年23岁,家住我市解放区,与普通人不同的是,他是一名脑瘫患者。虽然如此,但他却很聪明,上小学时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201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河南理工大学录取,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习不费劲儿,工作却难找。去年毕业后,市残联把他安排到我市一家鞋厂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老板认为他不适合这份工作,便把他辞退了。后来,市残联又给他安排到某机械厂的一个岗位,但他想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便主动辞职了。
工作遇挫折,阿亮很郁闷。
转折发生在今年6月份,阿亮接到市重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王静的电话。王静告诉他,该校被确定为市残疾人电商培训就业基地,来这里经过3个月的免费培训,就有希望从事电商方面的工作。
“阿亮是这里的佼佼者。别人需要进行培训、考试才能上岗,阿亮有计算机专业知识,直接考试就拿到了淘宝云客服的工号,如今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王静说,“从今年3月份开始,我们已培训了230多名残疾人,大部分都拿到了淘宝云客服或顺丰速运的工号,还有一部分人选择创业开网店。”
当日,记者在位于焦作腾云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市残疾人电商培训就业基地看到,80多名拿到工号的残疾人正专注地看着电脑,或处理快递单号,或回答客户的网购咨询。
来自沁阳市的夏斌说,他于2010年在外打工致残后,曾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是市残联的热心帮助使他重燃生活的希望。
“我市有21.5万名残疾人,就业相对困难,组织好残疾人培训工作,就能增加他们成功就业的砝码。这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市残联理事长杜安禄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各县市区根据当地的经济结构、产业特色等实际情况,建起了11个各具特色的培训基地。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技能培训,让更多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计划用10年时间让我市残疾人全就业,让他们和普通人一起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