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弘扬优良传统 把握时代机遇 发挥舆论优势 强化引导力量
“中国毛皮之都”桑坡三喜临门
今日看点
鲁迅文学院学员来焦采风
让我们无愧于这个时代
我市携手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 共同探索建设电子商务发展路径
创新信访机制 探索信访新路
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调研我市 住房公积金规范化管理工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我们无愧于这个时代
——写在第十六个中国记者节即将到来之际
作者:本报评论员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秋雨潇潇,寒意迷漫;台上台下,暖流萦绕。

  11月8日,我们将迎来第十六个中国记者节,庆祝这个属于记者的节日。在我市庆祝记者节纪念大会上,当六位新闻老兵代表从市领导手中接过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从事新闻工作30年荣誉证书时,场内的新闻同行用雷鸣般的掌声,表达了他们对这些新闻前辈的崇高敬意。

  “当你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当你看到我们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勾勒出记者马不停蹄忙碌奔波的身影。凭借职业的敏感,牢记时代的使命,记者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着社会进步的一个个脚印;用每篇稿件、每个镜头,记载着社会发展的一个个节奏。这节奏,是记者为时代鼓与呼的铿锵呐喊,是记者传播正能量的慷慨激情。

  古人曾说: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当初学冶银。做好新闻、干好采编绝非易事,它不仅仅是工作和专业的一次次历练,更是处世做人的一场场考验,需要我们有正义、有责任、有激情、有智慧;需要我们淡泊名利、安守清贫,无私奉献、用心思考;更需要我们改革创新、与时代同步!

  “忠贞于历史,忠诚于公众,忠实于内心”,是新闻工作者应当遵循的职业操守。社会对新闻工作者的尊重和认同,是来自于这份职业的特殊性,更是来自于新闻工作者的自律和职业道德操守。我们自己要做到时刻不忘身份,落笔不忘责任,始终保持为改革和发展呐喊高歌的热情,始终牢记为中心和大局摇旗鼓劲的使命!

  自觉做到“正心、正言、正义、正气”,是市委书记孙立坤对新闻工作者的谆谆教诲,我们每一位新闻人必须“记于心、践于行”,自我约束,自我成长,自我修行。当前新闻传播已经进入全媒体时代,需要应时合势、不断创新,作为记者,我们更要做到接地气、知冷暖,讲好焦作故事,传好焦作声音,树好焦作形象,谱好焦作华章,为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意气风发、勇于求索;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豪情万丈、斗志昂扬。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春风荡漾,“十三五”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洗去奔波的尘土,踏上新的征程,牢记使命,勇于挑战,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无愧于记者的称谓,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