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现在的孩子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网上作业:网上夏令营、网上知识竞赛、网上专题学习、网上纪念活动……如何完成这些作业,让不少学生和家长很纠结。“我是学生家长,同时也是一名老师,每个重大节日、假期,学校都会要求孩子做一大堆网上作业。”在陈先生看来,小学的孩子无法完成、中学的孩子学业负担重,最后这些作业大多变成了家长作业。
(据《福建日报》)
网上作业是一种新兴的家庭作业形式,网络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为老师掌握学生作业情况提供了技术保证。从理论上讲,与传统家庭作业相比,网络作业有三个特点:一是学生在家中完成作业后,老师通过查看网页或邮箱,可以及时掌握并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运用信息技术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二是用技术手段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以更加时尚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三是网络作业节约纸笔,环保低碳。
但理论毕竟是理论,与现实常常“水土不服”。相当一部分家长反映,学校布置网络作业,给孩子上网玩游戏、聊天找到了借口,且担心是非观和自控能力尚不健全的孩子会看到“不该看”的内容。对此,许多家长不得不在孩子身边“监控”,甚至为孩子代劳。而这对于工作忙碌的家长和单亲家庭等,更是额外的负担。从实践效果看,这种作业形式实实在在地为老师减轻了工作量,但并不完全适合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个家庭的现实情况。
网络作业可以有,但老师一定要把握好度,切不可只图自己省事,布置得过多过滥。网络作业太多,主要是学校误读了互联网思维。对于这个热词的理解,其实很多人都是囫囵吞枣,凡是传统的东西都想方设法往网络技术上靠。他们不明白互联网仅是一种工具、平台,其核心在于新技术形态下的思维。这种思维是网络为体、创新为用,而不是传统为体、网络为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增广贤文》中的治学名言。如果想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刻苦的学习态度才是承载他们驶向成功彼岸的舟。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有的只是勤奋和刻苦。网络作业仍然是家庭作业,从形式上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其边际效应只会越来越小。仔细想一想,学校方面应该能明白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