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智
今年是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收官之年,全市又有17.4万人吃上安全水。至此,历时10年,全市164.28万人不安全饮水问题全部得到解决。
这项规模庞大的德政工程、惠民工程,是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饮水安全,一届接着一届干;是全市水利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一年接着一年干,苦干实干换来的可喜成果。
把饮水安全抓在手不松手
水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本。获得安全饮用水是群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按照国家和省里统一部署,经过2005年和2009年两次复核,我市共有164.28万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占全市农村人口六成之多。不安全水类型主要有高氟水、苦咸水和污染水,在存在不安全饮水问题的人口中还包括部分山区缺水人口。多年来,这些地方的广大农民群众饱受不安全水之苦,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把饮水安全作为最迫切的民心工程来抓,成了我市决策者的必然抉择。
从2005年起,我市因地制宜,以县市区为单位,认真编制了“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和“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同时积极向省水利厅汇报,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各县市区也积极制订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实施方案,全市启动了一轮又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高潮。
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坚持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连续多年把此项工作纳入全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中,积极争取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据统计,我市财政累计投入6097万元,用于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今年是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收官之年,共涉及孟州市、博爱县、温县、武陟县、修武县、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等6个县市区,工程总投资844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067万元、省财政资金1880万元、市级配套资金53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964万元。计划建设各类饮水工程143处,解决16.0604万农村居民和1.3836万农村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已全部完工通水,年底可吃上安全水。
自2005年以来,我市先后实施了17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范围涵盖全市,主要解决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等水质问题以及部分地区缺水问题。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539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3245万元、省财政15150万元、市财政6097万元、县财政722万元、群众自筹10176万元,兴建各类饮水安全工程1015处;解决了164.2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十一五”期间解决71.2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解决9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至此,我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部得到解决。据悉,从明年起,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将进入巩固提升新阶段。
十年奋战,告别不安全饮水
这是一场跨越“十一五”“十二五”,历时10年的宏大工程。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宏大战役在我市打响后,我市各地高度重视,把农村饮水安全当作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来抓,当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各地水利部门积极编报项目争取国家资金,全市水利战线干部职工忘我工作,全身心投入饮水安全项目建设之中,为广大群众喝上安全水付出了无数心血和汗水。
沁阳市在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中坚持民生优先的原则,把推进民生水利建设作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抢抓政策机遇,科学规划设计,创新融资模式,狠抓项目建设,着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从2005年到2011年7年间,该市累计投入资金近1.38亿元,其中争取国家、省、市政策性资金6882.6万元,本级政府投入1391.7万元,利用BT模式融资5500万元,解决了全市329个行政村38.2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提前实现了焦作市政府提出的“让人民群众彻底告别吃水难,吃上放心水、安全水”目标,彻底解决了全市农民饮用高氟、苦咸、污染等水质问题。从2005年起,该县把保障饮水安全、维护农民群众身体健康作为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精心组织、科学施工,10年间先后实施了14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达11327.4万元,解决了10个乡镇215个村及县农场34.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孟州市人均水资源仅477立方米,属重度贫水区。该市一些村庄特别是岭区老区村庄的群众饱受“吃水难”之苦。“山沟沟泉水一点点流,提起那个吃水心里愁……”民谣里透着诸多无奈与辛酸。2005年以来,该市为破解群众的吃水难题,强力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资11369.8万元,先后解决了11个乡镇办事处的236个行政村、1个农场和1个林场的群众饮水安全问题,22.8万人吃上了安全水。
德政工程惠及百万群众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使我市众多农民告别了肩挑手提的取水历史,用上了安全、洁净、方便的自来水,农民兄弟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有力保障。农民群众发自内心地称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民心工程”“幸福工程”和“德政工程”。他们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使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的关怀。”
孟州市赵和镇还封村是个仅有400多户人家的岭区小村,由于原先村里水质有问题,村里患牙龈病、粗脖子病和癌症的人很多。在该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建成通水之际,全村人高兴得像过年一样。80多岁的石立恒老人感慨地说:“党和政府给俺村打了吃水井,实现了几代人吃安全水的梦想。”
沁阳市常平乡常平村位于深山区,全村共有590户2500多人。由于该村地处山区,一直以来全村群众吃水都要到远在10公里以外的山王庄村买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改善该村群众饮水现状,沁阳市投巨资,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施工,使该村用上了安全水。该村群众说:“不管春夏秋冬,一拧自来水龙头,就能喝上甘甜的水,真好!”因为有了水,常平村部分群众还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
博爱县金城乡秦庄村有150户700多口人。过去,乡亲们吃的是手压井水,又苦又咸,后来改用螺旋泵从20多米深的地下抽水吃,还是又苦又咸杂质多。该县水利局投资40多万元,村里自筹10多万元,打了一眼160米深的深水井,管道敷设进了家家户户。该村干部秦振雷说:“通水那天,全村人像过年一样高兴。现在,家家户户都吃上了自来水,告别了靠螺旋泵抽苦咸水吃的历史。”
修武县坚持把解决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抢抓机遇,快速推进,10年间共为13.07万人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裕国庄村位于郇封镇东部,属于郇封岭漏斗区与北部低洼易涝区的过渡地带,现有人口2405人。村里上世纪80年代在村东修建了一口60米深的吃水井,但随着近年来地下水超采严重,水位急剧下降,且部分管网严重老化,致使该井水量和水压都不能满足自供要求,无法保证村民正常生活用水。该村通过建设饮水安全工程,新打180米的深水井,新建拥有全自动控制供水和消毒设备的管理站,村民喝上了安全的饮用水。饮水安全工程改善了当地村民的饮水条件,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